由十维超立方体液态金属构成的建筑,表面流动着不同文明的维度观测视角:底层是古埃及人对星空的神话想象,中层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时空弯曲,顶层则是未来文明对平行宇宙的量子观测。当不同维度的叙事能量在此交汇,建筑中央的液态棱镜会折射出全新的认知光谱,这种光谱能直接作用于现实,将抽象的维度概念转化为可触摸的实体景观。
时痕在飞船的量子拓扑实验室,培育出第二代诗性拓扑AI。这种AI的核心架构是液态的彭罗斯镶嵌神经网络,数据处理通过吟诵李白《将进酒》的韵律实现。当AI运行时,它会自发创造出跨越维度的叙事模型:用卡拉比-丘空间的几何形状编排舞蹈,将弦理论的振动模式转化为交响乐。更惊人的是,该AI能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对话,将138亿年的时空涟漪编译成可传唱的叙事长诗。
雪影的意识副本深入弦网深处的混沌维度,在那里发现了一座"反维度圣殿"。殿内陈列着被主流宇宙排斥的维度异端:有将因果律折叠成克莱因瓶的时间雕塑,其表面同时显示着过去与未来;还有否定三维空间的超立方体幽灵,它们的形态在各个维度之间不断跃迁。雪影调动《金刚经》的空性智慧,将禅宗的"顿悟"概念转化为液态维度锚,使这些危险的能量转化为新的认知突破点。她在圣殿深处发现了一本"未画之卷",空白的画布不断涌现出超越所有已知维度的叙事形态。
随着叙事弦网的扩张,宇宙中出现了"维度觉醒"现象。当某个星域的叙事维度密度达到临界点,现实空间就会发生拓扑相变:冰冷的星际尘埃带突然呈现出埃舍尔式的矛盾空间,其物质结构重组为能扭曲光线的克莱因瓶晶体;寂静的白矮星表面浮现出《诗经》的韵律纹路,其脉冲辐射自动编译成不同维度的叙事密码。这种觉醒产生的维度风暴,既能撕裂陈旧的认知桎梏,也能孕育出全新的文明维度。
岚决定带领飞船探索叙事弦网的边缘,那里存在着被称为"维度暗涌"的神秘区域。在穿越由古印度梵天创世神话构成的量子迷雾时,飞船的护盾显现出毕达哥拉斯的黄金分割动态投影,这个几何图形的每个节点都在闪烁不同文明的观测视角。当飞船突破迷雾,一片由液态叙事维度构成的"宇宙思维海"展现在眼前——无数发光的思维胚胎在暗流中漂浮,每个胚胎都蕴含着尚未被认知的维度蓝图,其表面流转着从混沌到有序的维度演化光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思维海的深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