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中国的味道!这么一来,茅台自然就身价百倍了。"
"再说说汾酒,它的名气是怎么来的?还不是靠着那句千古名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您看,诗人这么一写,就把汾酒和传统文化牢牢绑在一起了。还有杜康酒,曹操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直接让它成了解愁的代名词。"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成功的酒类营销,一定要给产品注入文化内涵,赋予它独特的'人话属性'。说白了就是让消费者一提到这个酒,就能联想到特定的文化符号或者情感共鸣。"
"可咱们的东方黄酒呢?现在最缺的就是这种鲜明的定位。您看看报纸上打的广告,干巴巴就一句'纯粮酿造'。现在哪个酒厂不是这么宣传的?大家都这么说,就跟没说一样。既不能让人眼前一亮,也激不起购买欲望。没有独特的卖点,没有抓人眼球的特色,在市场上怎么跟别人竞争呢?"
徐大志推心置腹地说着,陆军听着听着,眼睛渐渐放光,像是黑夜里的灯笼被一盏盏点亮。徐大志这番话句句都说到了他心窝子里,让他茅塞顿开,心里那个透亮啊,就像拨开云雾见青天似的。
陆军赶紧拿起热水瓶,又给徐大志续上热茶,茶水哗啦啦地注入杯中,热气腾腾的。
他眼巴巴地望着徐大志,就等着他继续往下说呢。谁知徐大志突然话锋一转,拍了拍大腿就要起身:"陆厂长啊,我这啰啰嗦嗦说了大半天,耽误你太多工夫了。我也就是随便说说,你们要是觉得有用呢,就当个参考;要是觉得没用,就当我是瞎扯淡。"
说着就要站起来告辞。
陆军一听急了,一把拽住徐大志的胳膊:"小徐你这话说的!什么耽误工夫啊,你这可是金玉良言,句句都是宝贝啊!"
他拉开抽屉掏出一盒珍藏的好烟,麻利地拆开包装,客气地递上一支:"你再给详细说说,这对我们厂子太重要了!"
徐大志也不推辞,接过香烟往嘴里一叼。
陆军划着火柴给他点上了。
徐大志深深吸了一口,眯着眼睛慢慢吐出一缕青烟。这烟丝的味道醇厚绵长,在舌尖上打着转儿——到底是好烟啊!
他不由得想起上辈子自己就是个老烟枪,可重生回来后穷得叮当响,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抽得起好烟?比起他小卖店买的好烟,这会儿陆厂长的好烟才是真正的好烟啊!
他终于又找回了当年的感觉……
"行,那我就具体说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