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干扰功能,吊坠光雾化作无形屏障,让对方的探测设备瞬间失灵。看着黑狼重工的潜水员在水中迷茫打转,他突然想起空间系统的 "地质共鸣" 功能 —— 寒潭的磁场只会响应吊坠持有者的设备。
首批永磁矿样本被小心翼翼地封装在铅盒中,带回实验室时,张工的检测报告让整个团队沸腾:"陈总,这种矿石的磁导率是普通永磁体的三倍,完全符合新能源电池的核心参数!"
然而,黑狼重工的动作更快。三天后,陈风在办公室收到匿名快递,里面是一份伪造的环评报告,指控寒潭开采破坏生态环境。柳如烟迅速调取寒潭的 24 小时生态监控:"他们篡改了水下摄像机的数据流,但区块链存证里的水质数据无法伪造。"
"召开新闻发布会," 陈风看着监控里清澈的寒潭水,"把我们的开采方案和生态保护计划同步公开。" 他忽然想起空间系统的 "自然共生" 模块,"在矿区安装生态修复装置,让开采区的水藻生长速度提升 50%。"
新能源电池的研发进入白热化阶段。陈风将永磁矿与寒潭水结合,在空间系统的指引下,成功制造出第一块 "寒潭芯" 电池。当电池在零下 40 度的环境中仍保持 90% 的续航,实验室的低温测试舱内爆发出欢呼声。
"陈,这是电池技术的革命!" 马可的视频通话背景是 F1 维修区,他举着电池模型兴奋地说,"我们的电动方程式赛车需要这种电池,它能让充电时间缩短到五分钟!"
就在电池即将量产时,国际能源协会突然修改了新能源电池的安全标准,新增的 "深海矿物开采伦理" 条款,直指寒潭的永磁矿开采。陈风敏锐地察觉,这是黑狼重工联合国际资本发起的新一轮狙击。
"他们想从规则层面卡死我们。" 柳如烟展示着新收到的 WTO 申诉文件,"但我们的开采过程全程透明,而且寒潭属于中国的天然矿脉,受国内法律保护。"
陈风点点头,目光落在办公桌上的地球仪上。他忽然想起空间系统的 "文明共振" 提示 —— 寒潭的资源馈赠,从来不是为了垄断,而是为了共享。"把电池技术的核心专利开放授权," 他突然说,"但永磁矿的开采权,必须掌握在中国匠人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日内瓦的国际能源大会上,陈风的演讲震动了整个行业:"我们不做技术壁垒的建造者,而是清洁能源的摆渡人。" 他展示着寒潭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