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抓起安全帽冲向夜色中的山林。
寒潭边,陈风将吊坠贴近水面,淡金色光雾与潭水交融,在岩石上投射出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全息影像。他取出随身携带的活塞环样品,浸入冰冷的潭水,奇迹般地看见冰晶沿着金属纹路自动排列,形成天然的散热导流槽。"原来如此!" 他兴奋地大喊,声音在山谷间回荡,"寒潭水淬火能让金属分子结构重组!"
张工看着重新送检的活塞环检测报告,双手微微发颤:"陈总,耐高温测试突破 350 小时,远超行业标准!这种工艺简直是... 是神来之笔!" 陈风笑而不语,将寒潭水的采集和使用流程写入核心技术文档,封面郑重地签下父亲的名字 —— 这是属于两代人的技术传承。
资金链的压力比预想中更早到来。当陈风将食品公司的利润转入制造业账户时,财务总监拿着报表找上门:"陈总,食品厂的扩张计划需要至少 200 万流动资金,现在账户上只剩 80 万了。"
会议室里,陈风看着愁眉不展的团队,突然想起股票市场的另一支潜力股。"给我三天时间。" 他连夜赶到县城网吧,精准买入即将重组的 ST 机械股。三天后股价暴涨,套现的 300 万资金像及时雨般注入研发账户。
首批活塞环样品寄往浙江的摩托车厂时,陈风收到了林浩的信息:"陈哥,食品厂的会员体系出了问题,有人恶意注册账号骗取优惠券。" 他揉了揉太阳穴,决定将食品业务交给林建和李宏伟打理,自己全身心投入制造业。
摩托车厂的试车场里,引擎的轰鸣声响彻云霄。陈风看着搭载他们活塞环的摩托车在跑道上疾驰,速度表指针稳定在 120km/h,比竞品车型快了 20%。厂长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陈总,就凭这个性能,我们的出口订单能增加 30%!"
庆功宴上,张工举着酒杯走到陈风身边:"听说您父亲当年是农机站的老师傅?这活塞环上的 ' 风' 字刻痕,和他当年修拖拉机时的习惯一模一样。" 陈风望向窗外的星空,仿佛看见父亲在云端微笑 —— 这道刻痕,既是品牌的印记,更是两代人梦想的传承。
随着首批 5000 套活塞环的订单落地,陈风的制造业版图正式拉开序幕。他在实验室隔壁设立了 "父亲的工作台",将父亲用过的扳手、量具整齐摆放,旁边是老周捐赠的第一台齿轮磨床。每当遇到技术瓶颈,他都会在这里坐上一会儿,仿佛能感受到父辈的智慧与勇气。
深秋的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