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子夹住。
他们山里人走路飞快,我的脚力勉强跟上,遇到陷阱什么的,他们先避开,然后指导我们绕开。
突然,我发现有胶鞋印子离开土路进了山,于是,我叫住他们,沿着山林里的脚印追了下去。
越过两道山梁,趟过一条河流,我们看到对面的山坡有几间茅草房,房子的烟囱还冒着青烟。
房子前边摆放着整整齐齐的蜂箱,原来是养蜂场。
我真佩服安达拉部族人在山林里行走的能力,他们带着我不是紧跟着那个人的后边,而是绕着走,他回头是不可能发现我们的,但我们总能跟住前边的人。一直跟到这个养蜂场,等我们到了峰场的南山坡,那个人才到院子,也就是说,我们是先他一步到的峰场。
我问安察丽说:“这儿是哪里?”
没等安察丽回答,他们部族的一个人说:“老等窝!”我心里重复一遍“老等窝”三个字,然后就盯着峰场那几间房子看。
那个人进去后,很快就有个人出来,并且朝四周看看,然后又进去了。看了这个人我倒吸口凉气,这个人怎么是胡威?
转念一想不能啊,他在谭家县不可能跑到这里来啊!问安察丽说:“你看刚才进去和又出来的人像是当地养蜂的吗?”
“根本就不是,不存在像不像的问题!”安察丽回答得干脆而果断。安察丽接着问我说:“你对他们有疑问?”
“是!”
“有疑问也不能动手,这里不是谭家县,也不属于我们安达拉部落的地盘,这里究竟属于哪个部族谁也不清楚。但是却非常敏感,经常产生摩擦,有时还动刀动枪的。”安察丽说道。
“是你们部落和乌雅氏之间?”我问道。
“不说这里属于哪里,单说人家也没犯法,你凭什么动手抓人。那个人我叔叔不让你给他动刑也是这个原因。山里人轻易不能伤人,这不像山外警察看你有嫌疑就可以先抓起来。”听了安察丽的话,我没有再说什么。
我决定先回去,别被他们发现了,打草惊蛇,这个地方记住了。以后再来研究。
回去的路上我问安察丽,这个地方为什么叫老等窝。
安察丽告诉我说,长脖老等是关东地区民间传说中对苍鹭的拟人化称呼。它们在捕食的时候,是站在水边等着,一旦有鱼游过,它们一口就把鱼叼住吃下,所以叫它们长脖老等。
这一形象通过民间口头传承,成为当地人耐心与坚持的象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