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心悦诚服。”
稍微停顿了一下,周瑜接着说。
“而且,现在蜀国的朝政已经被诸葛亮和刘备的儿子刘禅所掌控。这两个人可不像刘备那样昏庸无能,他们对于国家的利益关系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绝对不会像刘备那样目光短浅、贪得无厌、自私自利。所以,我坚信,只要是他们掌握政权,就一定能够冷静下来,和我们认真商讨结盟的事宜。”
孙坚听了周瑜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面色凝重地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葛亮这个人,确实是才华出众啊!只可惜,这样的大才,竟然屈居在刘备的手下,这实在是天下的一大憾事。不过,说到刘备的儿子刘禅,我也有所耳闻,听说他从小就受到了诸葛亮的教导和影响,想来应该也不会太差劲,至少不会像他父亲那样昏庸无能吧。”
周瑜闻言,微微点头,嘴角泛起一抹微笑,轻声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臣心中对此事已有一番计较,知晓应当如何与蜀国结盟。”
孙坚听闻周瑜如此说,顿时来了兴致,他饶有兴趣地看着周瑜,追问道。
“哦?爱卿有何高见?快快道来,让朕也听听。”
周瑜微微一笑,露出自信满满的神色,缓声道。
“其实,此事说起来倒也简单。据微臣所知,蜀国目前最紧缺的物资,便是粮食。若我等能主动向他们送去大批粮食,以表我东吴的诚意,这对于正处于困境中的蜀国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之举。即便那诸葛亮智谋过人,能够洞悉我等此举背后的目的,但蜀国如今正值生死存亡之秋,有人愿意在这紧要关头伸出援手,他又岂能轻易拒绝呢?况且,诸葛亮本就是我等同盟的坚定支持者,届时由微臣亲自出面与他谈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必他定会欣然应允与我东吴结盟之事。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孙坚听后,双手抱胸,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周瑜所提出的建议。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
“给蜀国送去粮食?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如此巨大的开销,朕不得不慎重考虑。”
周瑜微微皱起眉头,脸上露出一丝忧虑,他缓缓地叹了口气,似乎对这个决定感到十分无奈。
然后,他用一种低沉而略带苦涩的语气说道。
“陛下,您说得一点没错。如果我们真的要援助蜀国粮食,这对我们吴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毕竟,粮食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