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仍然是每日枯坐江边,这些和尚也是见怪不怪,每日担柴挑水,也会远远看上几眼。
可猛的某日早晨,竟发现江边空无一人,倒是让这些和尚颇为不适。
“那道士呢?今日怎的没来?”
“莫不是病了,要不晚点我等去看看?”
“应该不是病了,往日便是瓢泼大雨江河上涨,其任由雨淋日晒,也未见他生病,这几日天气大好,怎的就能病了?”
“总归还是要去看看的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观中就他一人,能帮就帮着点!”
这些下层和尚倒是好心,也还真是有慈悲心的,忙完活计,做完早课,便真就有三五个约着来到玄清观。
“哇~哇~哇~”
方到道观,几个和尚便是一愣。
“这……里间怎的有婴儿啼哭?”
“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于是几人再不犹豫,蜂拥而入,入目所见,那玄清道长,竟正对着一婴儿手足无措。
“道……道长,这是怎么回事,哪来的婴孩?”一和尚问道。
“河里捡的!”玄清也不隐瞒,回道。
“捡的?阿弥陀佛,这是哪家人家如此狠心,竟将婴儿投河?”
“他真的哭个不休,莫不是饿了吧?”
“道长,我寺内养有不少骡马,更有产奶之牛,不如将这婴孩交于我等带回寺中抚养?”
玄清顿时一顿,怒骂道:“放屁,此娃与贫道有缘,当继我衣钵,你寺内有奶放我这喂不是一样,还不去取来?”
“道长所说甚是,小僧等这就去取奶!”这些和尚也不恼,他们也只是好心罢了。
不过这老道既然看上了这孩子,他观中冷清,多个伴也好。
牛奶很快取来,朝婴孩喂下,果然便不再哭泣,这让一众和尚很是高兴。
转眼又是六七年,当初玄清捡回的孩子在金光寺和尚的帮衬下,也长成了半大的小子。
这孩子有玄清子收养,自小教授道法,小小年纪,一身本领倒是不凡。
六七年的时间足够发生很多事,比如金山寺的和尚法明,潜心修炼下,竟成了寺中长老,身份地位猛增。
不过如今的法明心中一直有个梗,那就是旁边道观,玄清子的徒弟江流儿。
因为经常接触的缘故,他发现这孩子竟然佛缘深厚,一些佛家经典,只是偶尔听他们讲述,就能有深刻理解,甚至有时说出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