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雾,最浓处集中在北面的山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按照笔记本的指引,小雨避开镇中心,直接前往后山的废弃矿洞。沿途的树木渐渐变得扭曲,枝干以不可能的角度弯曲,形成类似人脸的表情。更诡异的是,树皮上开始出现细小的符号,与她掌心那个心形印记相似。
矿洞入口被锈蚀的铁栅栏封住,挂着的"危险勿入"牌子已经褪色。小雨正准备寻找入口,苔藓突然剧烈发光,照亮了栅栏底部——那里有一个小小的钥匙孔。
她掏出祖父留下的铜钥匙,完美契合。转动时,锁孔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仿佛十几年没人打开过。栅栏缓缓移开,露出黑洞洞的入口。
矿洞里的空气潮湿冰冷,带着浓重的铁锈味。手电筒的光线照出墙壁上的刻痕——不是矿工留下的,而是与迷雾岭木屋相同的符号,只是排列方式略有不同。
随着深入,符号越来越密集,最后完全覆盖了整个隧道。地面开始倾斜向下,坡度越来越陡。小雨的呼吸变得急促,苔藓的绿光在手电筒照射下形成诡异的光晕。
走了约莫二十分钟,隧道豁然开朗,变成一个巨大的天然洞穴。洞穴中央矗立着一块形状奇特的巨石,表面光滑如镜,反射不出任何影像。巨石周围的地面上,五个小土堆排列成五角形,每个上面放着一件儿童物品:一只小皮鞋、一个塑料水杯、半截铅笔...
"吴老师?"小雨轻声呼唤,声音在洞穴中回荡。
没有回应。但巨石后的阴影里,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小雨绕过去,发现地上放着一个铁盒,上面刻着"致杜"。
盒子里是一本发黄的日记本,扉页写着"1987年观察记录-吴明"。小雨快速浏览,内容让她心跳加速:
"7月15日:又有两个孩子画出'门'的图案。镇长拒绝相信这与旧矿洞有关。
7月23日:夜探矿洞。符号比上月增加了一倍。中央石头开始发光。
8月1日:发现第一个失踪儿童的物品在洞内。警方不作为。
8月15日:联系了城里的杜警官。他是守望会后人,答应调查......"
日记在此中断。后面几页被撕掉了,最后只有一行潦草的字:
"它转移了。目标改为迷雾岭。杜警官独自前往,再也没有回来。"
小雨的视线模糊了。这个吴明认识年轻时的父亲,而父亲是为了调查青松镇的异常才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