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很难,”
方信笑着接口说道:“所以目前的当务之急,一方面是采购先进的设备,一方面是抓紧培训出能够使用设备并具备先进工业化思想的青年工人和干部,所以就需要用最快的时间,把外文书籍翻译出来,用来当做培训教材。”
“对对,太对了!”
赵海峰一拍大腿,兴奋的说道:“小方同志你可真神了,跟我想说的简直一字不差!”
方信笑而不语。
一字不差肯定是夸张了点,不过这些话在前世,各种新闻可都听过好多遍了。
“那么,就请小方同志你尽快帮助县里翻译出来吧,”
韩志文在旁边听的也很激动,直接抱出来十几本英文书籍,
对方信恳切的说道:“就快年底了,就麻烦你多辛苦一下,能翻译出多少就尽量翻译多少,当然最好都要保证质量……等过完年我就马上送到印刷厂,全部都印刷成书,作为第一手培训教材使用……”
“还有这个,还有这个,”
赵海峰急忙把自己的公文包又翻了翻,小心取出一本更加发黄的德文杂志,
郑重的交给方信:“这本1965年的德国《工业》杂志非常重要,据说里面刊载着我们即将引进的先进设备的详细制造和使用方法……”
“1965年的?先进设备?”
方信皱了皱眉头,接过杂志随手翻阅了一下,发现里面刊载的是一种造纸机械,属于四十年代后期的技术水平。
现在是1978年末,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所以杂志也没有什么泄密的顾虑,介绍的非常详细,各种细节都有。
德国四十年代的机械,在七十年代末仍是被我们当做宝贝一样,甚至还是如此的可望而不可求……
方信心中深深一叹。
这个带着骄傲的文明从远古走来的古老国家,与世界的差距已经拉开了难以想象的距离,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真的无法想象再过十年二十年,无形的辫子将会重新回到国人的头上,这个庞大而古老的文明将会被世界彻底抛弃……
“请两位放心吧,这个任务我接了,保证按质按量的完成。”
方信脸色郑重,缓缓点头说道。
在这里,方信没有提到钱,也不必提钱。
“太好了!”
赵海峰和韩志文相视一眼,俱都惊喜万分。
.原本以为,像这样极为稀缺的高级知识分子,身上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