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池厂和一个电机厂。
这加在一起,就是接近两万五千个就业岗位了。
尤其是现在大下岗的环境下。
更显得难能可贵了。
或者说,他可以凭借这份成绩,更上一层楼。
“好,很好,非常好。”
市长接连说了三个好字。
张文借坡上驴。
“市长,就是我们这新车,刚刚上市,还需要市里的一些支持啊。”
“请您放心,我们的质量绝对没有问题。”
“而且油耗也低。”
市长看了看张文的车,又看向在一旁的运管部门的负责人。
心里已经知道张文怎么想的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且他也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
隔壁市就已经采购了一批整整三千辆赵董生产的车,用做出租车。
他现在做,也只能算作支持本土企业。
“好,来,你过来一下。”
运管部门的负责人见到市长叫自己,连忙跑了过来。
“你跟张厂长好好的研究一下,隔壁市都已经采购了他们当地的企业五千辆汽车作为他们市里的出租车。”
“咱们市也不能小气了啊。”
“而且,市里的公车也有点老了,你说是不是。”
说完后,市长就打了个招呼,先离开了。
市长走了后,运管部门的负责人连忙看向张文。
他可是混迹官场已久的老油条,怎么可能不知道市长的意思的是什么。
连忙跟张文说道:“张厂长,我看你的车很不错啊,而且这么多就业岗位,也造福了很多人啊。”
张文连忙说是。
“既然你起步阶段遇到了一些困难,市里也不能不表示。”
“就这样吧。”
“你们的售价多少?”
“入门版,卖11万。”
张文立刻回答道。
“不错,很便宜,很符合咱们的国情嘛。”
运管部门的负责人笑到。
毕竟现在一个工人的月工资才有多少钱?
最高不过一千五一个月。
虽然张文的第一代秦也要卖11万,但是对比那些动辄二十多三十多万的车。
还是很良心的。
虽然现在大奔卖的更贵,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