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太后的忠实信徒,可太后不要他们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丧家之犬,惶惶然,戚戚然。
柳南絮脑子快速地运转,说道:“老祖宗,辅国公和文国公,两府人忽然全部不见,原先我们都以为他们是因为仪儿的事畏罪潜逃,如今想想,也许是两个老臣知道了太后意图,提前逃了。”
梁幼仪原先拼命给购置粮草,而顾锦颜自仪儿走后,就一直往青州老家跑,说不得早就知道太后的想法。
柳南絮、梁景湛都很难受,定国公府竟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真相的。
悟真道人不想扯这些没用的,说道:“收拾细软,不要声张,把粮食都带上,去北都燕城。”
北都离这里一千多里,浊河就是底朝天,也淹不到北都。
“北都三面环山,东通大海,易守难攻,只要人还在,东山再起并不难。”悟真道人老泪掉下来,“走吧,不要犹豫,不然来不及了。”
容鱼埋在蓟县,他老了,死后如能埋在她附近,永远守着她,也很好。
悟真道人下了命令,然而众人都不说话。
“怎么?有问题?”悟真道人说,“你们还期待太后娘娘接你们一起走?”
梁勃期期艾艾地说:“我身体不行了,一辈子都在天奉城生活,忽然离开,只怕要客死异乡……”
梁知年问道:“老祖宗,太后她不会真的要凿开浊河吧?万一消息有误,我们走了,她孤立无援……”
“那你们好好思考吧,我要收拾收拾走了。”悟真道人扭脸看看柳南絮,“耀哥儿是不是早就送走了?”
柳南絮点点头:“上次老祖宗叫送走,曾孙媳就立马送走了。”
老道呵呵笑着,够了,有一条根也够了!
回了归乘院,叫人把易于被水浸泡坏的银票、粮食、衣物,都带上。
他独自去了炼丹房,下了密室,看着那些银钱柜子,还有上面日期不同的封条。
把封条小心地取下来,一张张叠好,随身带着。
大水来了,万一都浸泡了就难以复原了。
这些封条,高祖年间的字迹是好兄弟亲手写的,轩和年间的,是好兄弟的曾孙写的……
这些封条,他有大用。
出了地下室,他叫安远把炼丹房的门都封死。
这些金银,说不得以后能保全几条血脉。
收拾好,他又去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