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婴托着腮,信了八分,嘟囔道,“那大母肯定是赚钱赚忘记了。”
一遇上赚钱的事,大母就格外的热衷,明明她自己不爱花钱。
虽然过程是错的,但结果却被他们猜对了。
赵元溪的确在赚钱,而且赚了不少的钱。
匈奴人虽然蛮横,经常南下四处劫掠,但他们需要的各种生活物资,如果抢不到那就得购买。
如今秦军守在云中郡、雁门郡等要塞,匈奴人没法闯进来,又急需各种生活物资,这时候行商就发挥了巨大的用途。
赵元溪派人运来了大量的棉布、粮食,用这些布换取匈奴人的牛羊和马匹。
一批又一批的行商在匈奴境内来来往往,甚至还搭了一个临时交易处,每七天的时间匈奴人会来到这里和这些行商进行交易。
赵元溪正数着这些天赚了多少牛羊,卖到赵地又能换得多少钱。
这时长今带着从咸阳来的书信进来。
赵元溪一开始也和嬴政一样,还在惊讶于回信这么快就到了,结果这一打开——
不看落款,赵元溪便认出了一封是扶苏的,一封是子婴的,扶苏的字端正一些,子婴的字迹却很是潦草。
但两封信字里行间透出的思念,令赵元溪顿时惆怅起来。
她好像确实离开咸阳太久了,等她回去,两个小家伙估计又要长高一大截。
可是这里的事情尚未结束,她若是现在回去,那便前功尽弃了。
赵元溪放下手里的信,深深地叹了口气,望着远处奔驰的骏马,眼前一亮,“长今,带我去马场看看!”
她如今得了不少的好马,更有些小马驹,待扶苏和子婴长大一些,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学御马之术定然要几匹好马,送两匹小马驹回去倒是合适。
赵元溪如今就像是因为疏于对孩子的照顾,心生愧疚,只能给孩子买买买的家长。
这座马场并非是赵武灵王当初建的。
赵武灵王建的马场算是军事用地,那些马匹也并非常人能用的骏马,而是给守军之中的骑兵准备的。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拥有自己的马,赵元溪带着一群赵人建了一座私人马场,那些从匈奴购来的马匹通通送到这里养殖。
这里的马匹只要愿意花钱就可以租用,无论是用来拉东西,还是作为交通工具都是极为便利的选择,大部分的赵人暂时出不起价钱,但是那些来往的行商,却很是需要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