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牧展眉,缓声道,“太后娘娘可知我在雁门曾守多久?”
“二十年。”
“我从一个小小的校尉,成了这边的主将,您猜是因为什么?”
李牧沉重道:“那是因为我活下来了!”
“雁门关曾经的那些主将很多都已战死,每一场战败,意味着匈奴人将对我赵国境内的百姓进行一场屠杀,臣见过上百的赵人仅被五六个匈奴人围杀,那时的臣责怪自己的无能,同时也疑惑为何他们不反抗?”
“臣不明白,难道匈奴人比死亡还要可怕吗?可今日太后给了臣一个答案,蚍蜉尚敢撼树,他们之所以不敢反抗,是因为他们没有举起武器的勇气。”
“若是敢拿起武器的人多一些,那么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就多一些,无论男女老少,皆是如此。”
“臣希望哪怕臣已经无力保护他们,秦军也无暇顾及此处,到时候他们也能给自己拼出一条路来。”
赵元溪陷入了沉默。
她这时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面前站着的并非只是名留青史的老将军,更是曾戍守边关多年,击退了一波又一波匈奴入侵,一直在守护着这片土地的人。
他为此付出的,是他半辈子的人生。
“我会早日向大王提议此事。”
李牧朝赵元溪拱手行了一礼。
咸阳城内,嬴政正头疼得很,他后悔答应太后照顾两个小孩了!
什么儿子,什么侄子!
明明是两人嫌狗厌的小孩,真不知道当初太后是怎么管住他们的!
自从他回宫后,念及曾答应太后的事,他将扶苏和子婴接到了他宫中照顾。
一天十二个时辰,这两小东西,除了去上课和睡觉的时候安静下来,其余时间简直像是一窝蜜蜂一样在自己耳边嗡嗡嗡叫唤!
原本半天能处理好的政务,他得再多花两个时辰。
若他训斥一番,这两人就要闹着回甘泉宫,哭泣声不止。
嬴政倒是想将他们给送回去,但他又偏不信邪,没道理太后能管好的人,在他手里就管不住了!
他让人将扶苏和子婴的小课桌搬到了自己眼皮子底下,“将这些书都抄一遍。”
扶苏和子婴看着自己面前那半尺高的书,四只眼睛瞪大。
“淳于先生给我们准备的课业,我们都做完了!为什么还要抄书?”
“这是我大秦的律令,你们身为我大秦的王孙,自然要熟读律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