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策马离开,翻飞的红衫仿佛化作落日,隐入那些绿草树木之间。
蓼生匆匆一瞥,心中翻起滔天巨浪,刚刚那位就是秦人的太后吗?一想到这些天,他们吃的、用的东西都是这位太后赐予的,连这处住处都是她带人找来的,蓼生不禁想记住她的样子。
只可惜,那道红色的身影消失得太快,根本来不及看清楚。
但离那领队近些的人,却看得清清楚楚,不少人都怀着跟蓼生一样的想法,纷纷打听起赵太后的模样。
有人得了这么一个显摆的机会,直接将赵太后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赵元溪还不知道自己在赵人之中形象又变了样,之前是受尽磨难归国的赵国公主,如今又成了庇护赵人的神女。
她带着人回到了自己的大帐,将舆图摊开,沿着黄河指向河套内,解释道,“虽然此处水草丰美,但灌溉条件还是太差了一些,我打算沿着这里让人开凿一条沟渠将河水引入,如郑国渠一样,让黄河水自然灌溉这块地。”
李牧:“挖渠并非容易事,太后难不成这个也会?”
“当然——不会!”让她挖条小沟渠,这种没啥技术含量的活,她倒是能干,但这种大渠还是得专业人士过来,不过早在规划开发河套之时,她便已经考虑到了要挖沟渠的事。
“那人差不多应该快到了,我们先把民工召齐,等他到了再动工。”
迁往河套的赵人大概有十万,还是有部分流民没有选择来这里,而是留在了邯郸。
虽然有十万人,但能动用的劳动力只有不到一半,赵元溪既要让人开垦农田,还得留一部分的人开挖沟渠。
她忍不住长叹,人多了难办,人少了同样也难办!
果然,她不是治国的那块料,才十万人就已经将她整得头疼。
“戍边的守军有多少人?”赵元溪把主意打在了这些人身上。
戍边的守军常常需要自己耕种,只不过之前住在这里的人并不多,种的土地也仅够填饱这些将士们的肚子。
李牧:“现在大概有五万人。”
那能种地的能有两万人,再加上她带来的人,勉勉强强能凑个三万人出来,五万人耕种,三万人挖渠,倒也差不多够了。
只不过这并非是这些守军的职责所在,挖渠、开荒更是苦役。
“调两万守军,再加上我们带来的人,让他们带着这些赵人开荒、挖渠,给他们两倍的军饷。”
蒙恬忍不住问:“那这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