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地的雍纸,但这纸售价极为昂贵,他们舍不得随便使用,不曾想这秦国的太后,竟拿它写这种东西,不知该感叹秦地的富庶,还是咋舌赵太后出手阔绰。
赵元溪不知道他们在心里琢磨什么,将事情一件一件安排下去。
“诸位可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一人站了出来,“太后对我邯郸的百姓有大恩,臣感激万分,只是臣等还有一事,还请太后定夺。”
“说。”
“各地尚还有大量的流民没有解决,若是不处理好他们,恐怕又会生出事端。”
这些流民有因为战乱离家,有因为灾害失去家园被迫流浪,是赵地最不安稳的那一批人,他们饿极了,打砸偷抢也不是不可能,人数再多些的,就该成匪患了。
现下也就是秦军驻守在各地,那些人还不敢行事过于嚣张,但这只能震慑一时,等到真的无路可走的时候,那就谁也挡不住他们。
“人多吗?”
“粗略估计,有十几万之多,这些人大部分都拖家带口,四处乞食。”
十几万的流民,邯郸哪里都装不下。
“此事,我会慎重考虑,你们且先回去,至于粮食且先给民众发五天的粮,包括你们辖内的那些流民。”
“你叫什么名字?”
“臣毛享。”
“我记着了,都回去忙吧!”
众人这才散去。
毛享从殿内走出,早已等候多时的毛苌扶住了他,“叔父,那秦国太后唤你们过来,是要做什么?”
毛享眺望着远处新建起的那片屋舍,感叹道,“我赵国输得实属不冤。”
赵王奴役赵人,见不到赵人的困苦,这从秦地来的太后却能为他赵国的百姓做到这个地步。
毛享心中百感交集。
毛享将那书交于毛苌,“这就是她要我们做的事,走吧!易阳县的人还在等着我们呢!”
早些开仓放粮,饿死的人就能少一些,总不会比现在还要糟糕。
毛苌通读诗经,遍览诸多文章,还未曾读过农书,看着书里那些他认识却又不太懂的东西,疑惑道,“太后要我们去耕种?”
“准确地说是让我们去指导耕种,回去之后,去找些农人过来吧!”
毛苌点头,连忙追上去,好奇发问:“叔父,赵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
毛享沉思良久,才缓缓开口,“自古未有之奇女子。”
毛苌惊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