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的主要着作
《隆中对》—3
注释:
1、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县西。 对:策。
2、亮: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东汉末琅邪阳都(今山东沂水县东)人。早年居隆中,后为蜀国丞相。 躬耕陇亩:亲自耕种田地。
3、《梁父吟》:古歌曲名, 父:或作“甫”。这种歌调具有感慨不平的情调。
4、八尺:今五尺多。汉朝的一尺相当现在的七寸。
5、每:常常。 管仲:名夷吾,春秋时为齐国国相,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桓公称为“仲父”。 乐(yue月音)毅: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曾率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兵进攻齐国,大破齐兵,连陷七十余城。
6、莫:没有。 之:代词。指代诸葛亮将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这件事,是动词“许”的宾语。 许:承认。 莫知许:即“莫许之”,没有谁承认它。
7、博陵:在今河北蠡(li里音)县一带。 崔州平:汉太尉崔烈之子。 颍川:东汉郡名,在今河南中部一些县。 徐庶:字元直。
8、信然:确实是这样。
9、先主:指刘备。 屯:驻扎。 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10、器之:器重他(徐庶)。
11、卧龙:比喻诸葛亮居住隆中,好像失时困处的伏龙。
12、岂:表示商量、拟议的语气,这里有“可”的意思,不作反诘语气副词“难道”讲。
13、与:介词,后边省去代词“之”。 俱:一起。
14、就见:拜访。
15、宜:应该。 枉:委屈。 驾:车马。 顾之:拜访他。
16、诣(yi艺音):去(拜访)。
17、屏(bing丙音):退。 屏人:使旁边的人退避。
18、汉室:指汉王朝。 倾颓(tui):崩溃,衰败。
19、奸臣:指董卓、曹操。 命:指国家政权。
20、主上:指汉献帝。 蒙尘:帝王遭难出奔,指曹操迫使汉献帝从京城洛阳迁到许昌。
21、孤:古时王侯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刘备自称。 度(duo夺音)德: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
22、信(shen):同“伸”,伸张的意思。
23、遂:竟然。 用:因此,猖獗,这里是失败、挫折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