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黄帝(上古帝号,称轩辕氏,神农氏八传于榆罔,暴虐无道,帝在阪泉打败他;蚩尤作乱,帝诛之于涿鹿,诸侯尊奉他为帝)。黄帝乃令应龙(有翅膀会飞的龙,住在凶犁土邱山,禹治水时,它协助禹以尾画地导水。)攻之翼州之野。应龙蓄水(为了行雨用),蚩尤请风伯(风神)、雨师(雨神),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旱神,《神异经》云:“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行走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又名曰‘旱母’”)。雨止,遂杀蚩尤。
——《山海经·大荒北经》
又文及注释: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汉县名,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东南40里)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整整满三日),军人皆惑。乃令风后(黄帝的臣)法斗机(取法天上北斗星的斗勺随季节而转移方向的情况)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
——虞喜《志林》
释义:黄帝是传说中我们最熟知的人物,长期以来都认为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第一个帝王,而且引以为自豪。大概因为是,关于黄帝的传说在古籍中记载最多,流传最广,为人民造福最多所致。
其中有一件最为我们所熟悉的事迹,就是“擒蚩尤”。传说中的蚩尤是一个很凶恶的族类,他“有弟兄81人,铜头铁额,食沙、石子。”并且制造各种兵器,任意残杀百姓。
他们本来是炎帝所统属的部族,但对炎帝发动战争,杀得“九隅无遗”(把所管辖地区的人全杀死)。
炎帝派人向黄帝求救,黄帝驱“熊、罴、貔、貅、貙、虎”(可能是一些部族的名称),和他们展开恶战,取得胜利,最终把蚩尤杀死。
蚩尤虽死,但其八十一兄弟部落仍残存不少,黄帝为了彻底消除隐患,决定南巡追击。
一路上,黄帝率领部众历经艰险,穿越山川河流。然而,蚩尤部落利用地形优势设下重重埋伏,给黄帝一行带来了巨大麻烦。
在一次激战中,黄帝身陷重围,形势危急。关键时刻,黄帝座下的应龙展现出惊人的力量,它口中喷出熊熊烈焰,瞬间将敌人驱散。
最终,黄帝成功平定了蚩尤余部,天下得以太平。百姓们对黄帝感恩戴德,尊称他为“人文初祖”。
6、女娲补天
原文及注释:往古(远古)之时,四极废(天的四边被碰坏,倾塌下来,古代人认为天的四边都有柱子支撑着),九州裂(中国的土地崩裂,禹分天下为九州),天不兼覆,地不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