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早市、夜市,还有整个通宵都有买卖的鬼市,都会带来源源不断的顾客。
譬如国子监贡院前的小广场,是日小商贩云集,售卖各种精致吃食、奇珍异宝。
今日省试放榜,按惯例会在巳初张贴榜单,但辰时许小广场已是围满了人。
省试五千贡生,大部分都聚集于此,国子监周遭的正店脚店顾客盈门,这时分已是觥筹交错,食客们纵然心不在焉,也尽量应酬着,谁知道座中哪一个呆会儿便鱼跃龙门了呢?即便自己名落孙山,亦可在第一时间恭喜道贺,当是结下善缘。
辰正三刻,贡院大门在紧闭了十八日后哎呀一声徐徐而开,几名皂差鱼贯而出,当中一人手捧黄榜卷轴。
广场上的人群顿时如潮水般向前涌去,个个争先恐后,俱想在第一时间看到榜单。
皂差显然颇有经验,旋即缩回贡院里,一个公差大声喊话:“诸位贡生,还请守序莫乱,否则这榜单可张贴不了。”
挤在前头的大多是各家豪奴,当即稳住队形,不让后面的人前挤上来,给皂差留足了贴榜的空间。
皂差这才重新走了出来,一人拿了浆糊刷墙,一人踩在凳子上,另二人帮着张贴榜单。
榜单是自右往左贴的,吊胃口的技能可以打满分。
本科贡生五千余人,自不可能全在这里看榜,在京中有宅邸的便选择在家静候。当然,也会派家中仆从去贡院等待放榜。
大宋科举发榜挺有意思:一、在放榜日贴出榜文,相当于录取公告;二、在朝报上登刊榜文,发往各州县,相当于新闻报道。宋朝有民间小报,这些小报往往会抢先刊发消息;三、给考中的考生送录取通知书。这个录取通知书叫做金花帖子,长五寸,宽二寸半,“书其姓名,花押其下,护以大帖,又书姓名于帖面”。
虽然,贡院放榜在巳时,但从辰时开始,便有不少公差揣着金花帖子奔赴汴京城大街小巷。这可是份好差使,过关的贡生收到金花帖子,狂喜之余,少不得要派放茶水钱,少了还拿不出手,那些大户人家更是出手阔绰,赏上三、五十两银子也是有的。
枣家子巷王府,侧门开着,王忠坐在门房歇息,年纪大了,精神不济,他靠在躺椅上休憩。
躺椅是三郎设计的,一摇一晃地很是舒服,府里几乎每人都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入京后,王府雇了十数个奴婢。王棣念王忠年迈,早不让其在门房待着,只让他颐养天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