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王棣微微一怔,这女子真“花痴”也。她的一对眸子似会说话,让人不敢直视。这样的年龄,在他的前世还是中学生呢,王棣为自己一瞬间的失神而暗觉羞愧。
美女有求,自是有求必应。
王棣干脆花憎嫉十六条、花荣宠六条及花屈辱十二条一并讲完。
梅生傲骨兰报幽,竹揽清风菊耀秋。最是花中君子四,枝枝叶叶解烦忧。
四君子者,梅兰竹菊也。华夏园艺绵延数千载,物种繁茂,风采纷呈,而文人雅士尤好梅兰竹菊,其因何在?盖此四物虽生于自然,而究其各自秉性,却别具君子之风。
而梅为四君子之首,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
自古以来,文人好梅、颂梅者不知凡己,是为文人雅致也。
但王棣这番言语却是说如何欣赏梅花,另辟蹊径,偏偏说的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服。
“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末了,他又说:“吾以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哉!呵呵,今日虽无雪,但有清溪,有小桥,有松竹,正是赏梅佳时也。”
他望聂胜琼一眼,未说出“美人淡妆簪戴”这一条,听者却是心领神会。
这位是谁?怎有如此见解?
见到李之问等人脸上大大的问号,王桐等人自是与有荣焉。
王未更是笑道:“三郎,想不到你还懂这些,真是出人意料啊。”
“三郎?”李之问的表情最为复杂,既为聂胜琼寻到了爱梅“知音”而欣慰,又为自己不是这个“知音”而自怨自艾,听王未言语,倒是知晓了王棣的身份:“可是介甫公大孙王棣王公子?”
王棣?跟随李之问的那数位年青士子表情愈发精彩,望向王棣的眼神有羡慕,有好奇,还有嫉妒。
王棣前世在机关部门工作,察颜观色是必修课,将那些士子的表情变化一一收入眼底,稍加思忖便明白了前因后果,不由得暗暗苦笑:东坡居士也太给力了。
数年前,苏轼折道金陵拜访王安石,停留一月有余,期间王棣几乎全程陪伴。
苏轼见王家子气度不凡,数次考校后大为赞叹,言道“此子大才,某亦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过后,苏轼国惜王棣之才,不欲其沉泯于众,乃在扬州、汴京等地,多次在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