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回,王安礼早早了离开府衙到了半山。
身材颀长远胜同龄人、容貌俊美、彬彬有礼、谦谦如玉的王棣给他揖首请安时,王安礼百感交集——
这个自己的亲孙、三兄的嗣孙啊,长大了……可三兄他……事隔数年,他似乎能理解三兄之苦了。
三兄推行新法,很难,都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而自己与四兄却是站在他的对立面。四兄对三兄的变法作为不甚理解,颇有微词,直说道:“恨之人不明,聚敛太急耳”!而自己也曾上书反对变法。
三兄啊,是郁郁而卒啊。
还有那天妒英才的侄儿王雱,可惜了。
而眼前这翩翩少年,容像肖母,性情却是外柔内刚,的确是三兄亲手调教出来的,在“木”字辈中出类拔萃也,可为领军人物。且能为祖父守陵三岁余,孝心可嘉
简单地问了问在玩珠峰的相关事宜,“三郎,这三年多辛苦了……”王安礼话入正题:“去年,进士等并诸科及第、出身共一千一百二十二人,取李常宁为状元,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天下闻名。读书明理,继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王氏诗书传家,我兄弟七人,便有四人中试,你父亲与两个叔父也都被取进士科,到你这一辈,下届科试也可下场考上一考了。”顿了顿,他目露嘉许之色:“你这些年潜心读书,其志可嘉。我看过你平日写的诗赋策论,的确不错……三兄将读书心得整理成册交与你,定是大有俾裨益的,当珍惜之。”
王棣自是点头应“是”。
“这是你写的字帖……”王安礼从书案上抽出一张纸笺,念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他双眼微阖,享受着词中意境,随后轻轻拊掌:“纯用白描,直陈其事,表现人物情态特征,惟妙惟肖,情趣盎然……所谓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此作正具有澹语清新、诗情画意之风……《清平乐村居》,嗯,不错,不错。”
他以文词见长,其文踔厉骏发、卒归于道,虽善写青词、朱表、斋文、祈文、祝文、上梁文、祭文等,诗词亦不弱。其诗或旷达超迈,或寄情高远,如“疏帘广厦,寄潇洒、一枕南柯。引多少、梦中归绪,洞庭雨棹烟蓑”、“浑疑是、姑射冰姿,寿阳粉面初妆”等句,亦算是文风特色鲜明。这阙《清平乐.村居》将农家生活描写得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