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捕等事,主要管刑讼之事;主簿就是文官,也是辅助县令,做好一县关于钱粮等事。
“县学教谕是……?”
教谕在此时还没有这个官职,是后面朝代才有。
沈如意解释道,“百越之地,属于蛮夷之地,一方面因为长期住在大山里,与大自然作斗争,民风彪悍,二个,因为各族杂居,之间矛盾少不了,所以得有人开化他们,不说让他们知书达理,最少人与人打交道,或是官府要下达什么条文规定时,他们听得懂,看得明白,不要一言不合就开打。”
季文川:……
说的好有道理。
“这个官职必须安排上。”
至于什么典史、衙差、胥吏必配的,没有这些小胥小吏,说老实话,就算县令再有本事,也没办法让县衙运转起来。
季文川问道:“那如意姑娘准备怎么安排?”
沈如意拿出一份计划书。
季文川惊讶的问道,“年前年后,我一直跟你一起忙年、休息,你是什么时候写出这个的?”
难道她回卧室睡觉的地方,你也去了?
季文川好像看懂了小娘子揶揄的目光。
季文川:……还真挺尴尬的。
他低头,先是一目十行赶紧看完,看完后才从第一行开始,慢慢理解琢磨。
但其实总结一句话就是:“把所有职位都公布在县衙门口,让人毛遂自荐。”
沈如意点头,“是这个意思?”
“那谁不想做县令啊!”
“那就让他们竞争,胜出者为县令。”沈如意道,“建县制配人员,主要给殿下的门客幕僚机会,当然贴在衙门口也是想有没有黑马。”
“黑马?”单独听能听懂,但是连在一起,好像懂又好像不懂。
他指了指手中的纸张,“毛遂自荐之后,让他们上岗处理危房等事件,从这些事件中看他们处理事务的能力,最后再考试,要是笔墨水平也可以,就可录用了?”
“正是这样。”
季文川道,“我明白了。”他再次翻到下面的附页,上面写了很多考核项目,一项又一项……还真不是毛遂自荐想上就能上的。
果然很沈如意。
年才过去七八天,文成郡最好的建筑门口贴出了招聘官员的公告,竟然连县太爷都招。
“老天爷,这位季先生莫不是疯了?一县的县太爷都能这么随便招?”
“也许没疯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