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二十六个是寒门出身,今日范质大人亲自复试,个个都对答如流,绝非浪得虚名。”
李谷在旁补充道:“臣也看了几份落榜的卷子,其中就有王峻大人举荐的王博伦,论‘盐铁利弊’竟说‘盐可当钱使’,这般荒唐言论,若不糊名,怕是真要被人情裹胁着取中了。”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内侍的唱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王峻,求见陛下——”
郭威神色微微一诧,然后便看向赵上交和李谷来,这个时候王峻过来,意图怕是就是为了他们二人来的!
李谷看了一眼赵上交,对方立马就领会出他的意图来,忙的跪拜下来道:“陛下,这个时候若是让王相进来,怕是等下凭借王相的三寸不烂之舌,我等怕难以是王相的对手啊!”
郭威轻轻抬手,以一个温和却又不失威严的动作示意赵上交起身。烛光摇曳,映照在他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几分审慎与深思:“王峻身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若有言辞,自是应当让他畅所欲言。但朝堂之上,议论国事,所倚重者,乃堂堂正正之理,而非逞一时之口舌之快——诸位若心中坦荡,真理在握,又何须畏惧他人之言?”
赵上交此刻颇感为难,他原本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欲避其锋芒。而今,从陛下的话语间,他竟似成了那个喜好争辩之徒,这让他一时之间,进退维谷。
李谷见状,迈步上前,帮着赵上交说了一嘴道:“陛下,微臣斗胆进言,我朝选拔英才,既已钦定主副考官,童试之选,理当唯考官名单为准。至于其余人等,实不宜妄动考官既定之选,以免乱了法度。至于未请王相大人莅临,实则出于一番苦心考量。名单既出,王大人又何必再为此徒劳奔忙呢?”
郭威指尖在御案的龙纹浮雕上轻轻敲击,目光掠过李谷紧绷的侧脸,又落在赵上交怀中那叠微微颤动的卷子上,沉吟道:“李爱卿所言有理,选拔英才当依法度。不过……”
话说到一半,郭威不由的苦笑一声道:“你们这样子做,那接下来我见王兄,可就成我的不是了……”
大周朝臣都知道,郭威对于王峻礼遇有加,甚至经常以兄称之!李谷听到这话后,却是浅笑一声道:“此乃陛下私事,臣不宜参与其中!”
郭威闻言,不禁放声大笑,那爽朗的笑声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震得高悬于殿梁之上的九龙幡微微摇曳,仿佛也为之动容:“李相啊李相,你这番作为,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你这老狐狸,倒是精明得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