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非笑的表情,但她那不容置疑的语气却让郑清璿明白,这次出行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此时的镇国公府正坐落于倭地的大阪府。自从懿宗三十九年(1688年)倭地正式成为大明的土地以来,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已将近过去二百余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明始终坚定地推行着一系列有效的统治措施。明废除了天皇制度,并设立了瀛洲宣抚司来直接管理这片土地。此外,明朝还将其第二和第三水师分别部署在了瀛洲的四洲岛以及鸟取府两地,以确保对这块领土的绝对掌控。
而在今天这个特别的下午,郑清璿即将跟随母亲李婉清一同踏上旅程,目的地便是位于大阪府境内规模最为宏大的初级学院——大阪第一初级学院。
按照《1809年明教育法》规定,每一名大明公民都具有受教育的权利。初级以及中级都是免费的国家教育,想要进入高级教育,要么是具有优良的成绩以及各个学龄段其老师的优异评价二者缺一不可,要么是家中舍得花大价钱进入。
郑清璿同母亲小心翼翼地从那辆略显陈旧的汽车上缓缓走了下来。这是他有生以来头一回乘坐这种往昔岁月里的老式汽车,简直就和前世记忆里的费迪南大公遇刺时的那种汽车相差不远嘛。
这辆车没有挡风玻璃,整辆车空间狭小,加上司机仅能够容纳四个人。驾驶位上正坐着一脸严肃的郑家管家,而郑清璿与母亲李婉清则安静地坐在后排。
李婉清轻柔地伸出手,细心地帮助郑清璿整理着刚刚换上的崭新衣裳。她一边整理着,李婉清还不时轻声嘱咐着儿子要注意仪态,要保持端庄大方。
郑清璿乖巧地点着头,眼睛却好奇地四处张望着周围陌生又新奇的环境。
四周的街道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
放眼望去,随处可见身着华丽和服的少女们轻盈地穿梭于街头巷尾。她们那色彩斑斓、绣工精美的和服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般绚烂夺目。而街边的商铺小贩则热情洋溢地大声吆喝着,此起彼伏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独特的市井交响乐。
随着离学校越来越近,这种充满东瀛风情的景象也愈发频繁地映入眼帘。学校门口更是人头攒动,早已被身穿各色和服的男男女女围得水泄不通。这些人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或焦急地张望着校内的动静。当他们听到身后传来汽车的发动机轰鸣声时,仿佛心有灵犀一般,纷纷不约而同地向两侧退让,迅速腾出了一条宽敞的道路来。
这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