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公很是疑惑地看向了黄明飞,好奇他为什么会笑。
“黄公子,你笑什么?”
黄明飞好不容易才止住了笑声,解释道:“魏公公您有所不知,这个叫李开的,是青山县本地人。”
“他是县城外一个村子的乡兵长!仗着有顾家的扶持,这才到青山县内开了一家酒楼。”
闻言,魏公公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原来是个吃软饭的啊!
魏公公上下打量了一番李开,露出了嫌弃的表情。
这顾灵儿长得也算是漂亮,为何看上了一个乡下之人?
一个粗鄙的乡下之人,能写出什么好诗来?
此时的魏公公满脸的嫌弃。
而李开略微沉思了一下,开口说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李开的这一首诗吟完,现场死一样的寂静。
魏公公指间的金桔猛然坠地,在青石板上砸出一滩酸涩的黄。
他直勾勾盯着李开,浑浊的眼珠里骤然翻涌惊涛!
这首诗无论是意境还是押韵,都是能碾压黄明飞的那首诗!
黄明飞的折扇“咔嗒”断成两截,檀木碎屑扎进掌心他却浑然不觉。
魏公公喉结滚动,盯着李开粗布衣裳上的补丁,忽然觉得那褶皱里藏着千军万马。
他想起三年前随圣驾巡视洛阳,城郊白骨盈野,幸存者目光空洞如枯井,竟与诗中"城春草木深"分毫不差。
"你......"魏公公声音发颤,"读过书?"
"读过些。"李开淡淡道。
黄明飞忽然想起父亲书房里那幅《流民图》,被绢布封存的画中,母亲抱着饿死的孩子坐在断墙下,背景是燃烧的村落。
此刻李开的诗如同一把利刃,剖开他自幼熟读的"太平盛世"假象,让他看见盛世华袍下的累累白骨。
折扇断裂处的木刺扎进掌心,痛意却比不上心底的震撼:这乡野之人,竟比自己更懂什么叫"家国"。
"这诗......"
黄明飞极为不甘地问道:"是你写的?"
李开望向远处炊烟袅袅的村落,装出一副深沉的模样:"是万千黎民写的。"
当然不是我写的,这首诗是大诗人杜甫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