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豪正倚着门框,金丝眼镜反着冷光,西装口袋露出半截雪茄盒,"区里怎么也不提前打声招呼?"
"临时安排的突击调研。"张景挤出笑容,"想真实了解下政策落地情况。"
"欢迎欢迎!"凌家豪上前拍他肩膀,古龙水味混着烟味扑面而来,"不过今天实在不巧,镇里在筹备招商引资,我恐怕没时间陪你。小王,"他冲路过的科员招手,"带陈同志去资料室,把这季度的工作总结都拿出来。"
资料室的白炽灯滋滋作响,铁皮柜上积着厚厚一层灰。张景翻看着装订整齐的文件,表面数据漂亮得令人咋舌:鱼塘集体化完成率100%,惠农补贴发放率98%,村民满意度调查表上全是鲜红的"满意"。但当他抽出其中一份鱼塘承包合同,指腹立刻摸到纸张接缝处的胶水痕迹——这显然是重新拼接过的文件。
窗外突然传来汽车引擎声,张景掀开百叶窗一角,看见两辆面包车停在镇政府后门,万青正指挥几个人往车上搬纸箱。阳光掠过纸箱侧面的标签,"太平镇财政所"几个字一闪而过。张景抓起相机快速连拍,镜头却突然被黑影挡住。
"陈同志在拍什么?"万青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身后跟着两名壮实的男子。
"拍墙上的制度表,准备带回去做参考。"张景把相机翻转展示,屏保画面正是歪歪扭扭的值班制度。他余光瞥见万青紧绷的肩膀松弛下来,知道对方没发现内存卡里的照片。
"资料慢慢看,"万青皮笑肉不笑,"要是缺什么,尽管说。"
等人离开后,张景长舒一口气,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他注意到资料室角落有个未上锁的铁皮柜,拉开抽屉,泛黄的会议记录册上赫然写着:"关于调整特困户补贴发放标准的会议纪要——202X年X月X日"。
翻开内页,原始记录显示应发放金额是现有数据的三倍,修改处的签名龙飞凤舞:凌家豪。张景心跳加速,正要继续翻看,走廊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他迅速用手机拍下关键页,将册子塞回原位,转身时正撞见凌家豪领着一群西装革履的人走进来。
"小陈,这是来考察的投资商。"凌家豪意味深长地笑着,"你先回招待所休息,明天再继续工作?"
同时,凌嘉豪的话语里还带着明显的威压。
张景点点头,只好悻悻地走出这间资料室。
可是,还没有等他出资料室的门,凌嘉豪便在后面冷冷地问了一句:“小陈,陈研究员,我们以前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