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更加秀丽的东面的大山沿着一条石子小公路往里面开去。
由于路况不是很好,王大壮把车开得很慢——也就是二十多码的速度行进。
开着开着,小公路被一条小河沟拦腰斩断。
王大壮没有办法,只有把车停在小河沟的旁边的一片草地里。
在来之前,他们就问了村民,说往东边走有什么好一点的地方没有?
村民们告诉他们,说过了那个小河沟,有一个古镇非常漂亮,不仅整个古镇的房子古色古香,而且古镇建在河流之上,完全有一片江南古镇水乡的感觉。
不过这还是表面的。
更深层次的历史底蕴是:一是这个古镇是古代的“茶盐古道”;二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苏轼)曾经在那个镇生活了五年;三是明朝皇帝朱元璋落难的时候也曾经逃在那个小镇躲避了七八年,并且经常在那个叫“八姑娘娘庙”里偷吃供果,借此他才活了下来,最后才当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四是清朝时期康熙皇帝七下江南便七次路过这个小镇,并在小镇歇脚!
王大壮和王小壮兄弟俩听了激动万分,于是,买好了中午吃的馒头和包子,迅速地开车朝东山去了。
他们两个来的时候也了解到了,到了东山前面路就断了,路被一条小河沟拦断了。
但是,小河沟并不深。
他们便把自己的裤腿卷起来,手把鞋袜拿上,慢慢地趟过河去。
十分钟不到,他们便过了河。
过了河便又是那石子公路。
在山脚下,有三家人家——不过,这三家人家都是草房。
在如今还是草房的家庭是很少的。
两弟兄一商量,便来到了第一家准备了解一这一家人的家庭情况。
进了茅草房,土墙的房子里面的光线也不太好。
一进门便是厨房。
厨房里的陈设和家具都很简单:一个扁形的石头水缸;一个低矮的用土砖砌的灶头;灶头上一口烂锅。
一张低矮的方桌子,几个矮凳子,然后就是一个不知道是什么颜色的木碗柜。
一个老太婆和两个小女孩似乎在吃饭——也不知道是早饭和午饭。
只听得那个小女孩哭道:“奶奶,我饿,我饿,我还要吃饭!”
那老太婆哭着说道:“我的小乖乖,奶奶的那份都给你吃了,你姐姐的那份也给了一些,你怎么还饿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