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堂。”
崔敦礼起身时,腰杆发出轻微的声响。
李义府抬头时,见他鬓角的白发在灯光下格外显眼:
“崔公先走,我把这疏写完就歇。”
他看着崔敦礼的背影消失在回廊尽头,忽然抓起案上的《汉书》,翻到《朱买臣传》那页,指尖在 “拜为太守” 四个字上反复摩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几日后的早朝,李治看着崔敦礼和李义府联名上的《秋防边兵调度疏》,见上面把辽东、西域的驻军换防时间安排得滴水不漏,便在末尾批了个 “可” 字。
内侍正要把疏文拿走,他忽然想起什么:
“让李义府把那篇《宦游赋》抄一份来,朕记得他年轻时写得不错。”
消息传到中书省,李义府正在给儿子写家书,让他把洛阳的宅子修缮一下,好接老母亲来住。
听到传旨,他连忙换了身干净朝服,走到案前铺开洒金笺,提笔时手竟有些抖 那篇赋是他二十岁时写的,里面 “愿秉笔中书,辅佐圣明” 的句子,此刻想来,竟像是谶语。
崔敦礼路过他的值房,见他正对着赋稿出神,便敲了敲窗棂:
“陛下要看的是你的字,不是你的心事。”
李义府抬头时,见他手里拿着西域进贡的墨锭,墨香清冽,混着窗外的蝉鸣,倒驱散了几分暑气。
这个月的最后一天,中书省的官吏们在廊下晒公文。
崔敦礼的《边地舆图》和李义府的《时政论》并排铺在竹席上,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在纸上,将 “中书令崔敦礼”“中书侍郎李义府” 的落款照得格外清晰。
有个老吏蹲在旁边翻晒旧档,忽然指着贞观二十三年的《官员考绩册》:
“那年崔公考的是‘上中’,李侍郎才刚考中进士呢。”
喜欢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