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第一缕阳光刺破薄雾,斜斜照进拂晓殿。金黄的光束掠过雕花木窗棂,洒在青砖地上,映得殿内陈设镀上一层暖辉,寂静中透着几分朦胧的温柔。
李孟姜抬起手臂用镯子在自己刚出生不到七个月的三子周季重身上一扫。
立刻一道白色光芒朝着墙面打过去,李孟姜抱起周季重走到墙前。
她仔细阅读着墙上出现的文字:
临川公主李孟姜与驸马周道务有一儿子名叫周季重,又名周季童。
他家世显赫,凭借家族荫庇入得仕林,当上吉州司马,与地方军政要务都有参与。
此时,有位名叫杜审言的诗人因为获罪被唐高宗李治贬至吉州为司户参军。
这个杜审言从小饱读诗书,擅长作五言律诗,下笔成章时文辞精彩绝伦。
常自诩 “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这份自命不凡的傲气,让他在官场中锋芒毕露。
每当同僚探讨政务、吟诗作对,他总要站出来指摘他人弊病,言辞犀利毫不留情。
撰写公文时,旁人稍显平庸的用词便会被他当众嘲讽;
宴会上众人联诗,他也常以轻蔑之态笑评
“此等拙句,何足挂齿”。
久而久之,他与同僚间的嫌隙越来越深,甚至有人路过他的官署都刻意绕道而行,生怕与之发生争执。
而司户郭若讷素与杜审言的立场向来不合,他见自己的死对头被当时的圣人高宗李治贬黜至吉州,他就特别高兴:“臭小子,老子终于机会好好收拾你了!”
于是司户郭若讷素就向周季童进献谗言:“周司马,卑职跟您说杜审言这厮就是一个治政无能,空占司马之位!您可千万别把他留在身边呀!”
周季童偏听偏信,未加详察,便与郭若讷合谋,罗织杜审言罪名,将其投入狱中,且打算寻机将杜审言杀害,以绝后患。
圣历二年七月十二日,周季童以为杜审言之事已尘埃落定,便在府中大摆宴席,与郭若讷等人开怀畅饮,庆祝他们的 “胜利”。
酒至半酣,众人正欢声笑语、推杯换盏之时,杜审言年仅十六岁的儿子杜并,怀揣利刃,悄然潜入府中。
杜并对父亲极为孝顺,见父亲蒙冤受屈,心中悲愤难平,遂下定决心,即便豁出性命,也要为父报仇。
他寻得时机,趁周季童毫无防备,猛地从袖中抽出匕首,直刺周季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