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八十年代掀起了一股内卷之风,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代“卷王”。
赵广画之所以如此拼命,完全是因为他格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但在其他同事眼中,他这种行为却被视为爱出风头、过分表现,甚至有些令人讨厌,这也导致他在实验室内的人缘很差。
宋宣深知职场霸凌的危害,其他地方他管不着,但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却不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因此,他早早地定下了相关规定,明确表示任何违反规定的人,都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开除。
幸运的是,宋宣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未酿成严重后果。
虽然大家都不太愿意与赵广画交流,但至少还没有发展到职场霸凌的程度。
宋宣也无法强制他人与赵广画说话,只好让祁秘书时不时去送一下温暖。
-
1997 年,宋宣正式从研究所离职。
原本他计划1987年离开,但由于第五代超级计算机项目严重缺人,不得不延迟了离职时间。
这一年,距离他退休只剩两年。
宋宣颇为无奈,好在实验室是他独资控股,无论何时回去,那里的大门都随时为他敞开。
近年来,实验室的科研产出实现了量子跃迁式的突破,如今早已摆脱了过去难招人的困境。
然而,这与他没有多大的关系。
宋宣在研究所上班,因为科研任务繁重,无法全职管理,所以任命祁秘书为常务副主任,代行日常管理职责。
即便他不在实验室,这里也能正常运转。
在众人的努力下,“未来”实验室一跃成为计划从事科研与计算机交叉领域工作的专业学生的第二择业选择。
当然会有这样的结果,这除了众人的努力,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人对一成不变的工资和日益高涨的物价感到不满。
当时国内外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活条件差距较大,加上敌对势力的鼓吹,许多人认为“国外的月亮更圆”,觉得出去就能过上好日子,这导致国内人才流失严重。
国家并未全面禁止公民出国,且这一时期的出国行为多以公派留学和因公出国为主。
眼睁睁看着大量人才滞留海外,领导们对此痛心疾首。
因为这些大多是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