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嫌疑人,他一直保持沉默,拒不交代犯罪事实,大家有什么办法从心理上突破他的防线?”
孙怡想了想,说:“许队,我听说可以用证据压他,让他知道我们已经掌握了他犯罪的证据,他再隐瞒也没用。”
许长生点点头:“这是一种方法,用确凿的证据让嫌疑人意识到自己无法逃脱法律制裁,从而放弃抵抗。马卫国,你还有其他想法吗?”
马卫国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说:“许队,能不能从他的家人入手?要是他很在乎家人,我们可以告诉他,坦白交代或许能争取从轻处理,对他家人也好。”
“非常好。” 许长生赞许地看着马卫国,“这就是利用嫌疑人的情感弱点来突破他的心理防线。有时候,比起法律的威慑,家人的因素对嫌疑人来说更有影响力。”
许长生又在白板上写下一些审讯技巧,继续说道:“还有一种情况,有些犯罪分子会故意制造假象来迷惑我们。比如,他们会伪造不在场证明。大家想想,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和应对?”
会议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纷纷讨论起来。小郑举手发言:“许队,我觉得可以调查他伪造不在场证明的方式,看看他这么做是为了掩盖什么,说不定能找到他犯罪的证据。”
许长生满意地笑了:“小郑说得没错。犯罪分子伪造不在场证明,肯定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犯罪行为。我们从他伪造的方式、手段入手,分析他的心理,往往能发现破绽。”
这时马卫国似乎又有所悟:“许队,我这儿有个三个月前的案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想听听您的看法。”
许长生微笑地点头:“说来听听。”
马卫国说:“三个月前局信访办收到一封举报信,举报人是一个叫李依然的年轻女子,她声称自己的丈夫林家洛试图谋害她,但她又拿不出确凿证据。后来信访办让属地派出所同志约谈了这对夫妻。经了解,林家洛是一名年轻有才华的大学教授,平时在学校很受女同事和女学生的仰慕。李依然就觉得丈夫迟早会跟她离婚,甚至谋害她,这样他好跟更年轻漂亮的女子结婚。丈夫林家洛则坚决否认妻子的说法,说可能是自己工作太忙,平时忽略了妻子的感受,以后会多花时间陪伴她。
您觉得李依然的担忧有没有道理?林家洛有没有谋害他妻子的犯罪动机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长生收起了笑容,沉思了一会,回答道:“卫国,这个案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