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狐妖,因天道阻隔不得相守;经泰山碧霞元君娘娘所言,他是老子童子,她为女娲仙童,因一念凡尘被贬下界。
“此乃‘过去现在未来三劫镜’。”释迦牟尼佛手指镜中血色涟漪,“施主看这血色,便是累世劫数所化。生老病死劫如镜中花,贪嗔痴恨劫似水中月,恩怨情仇劫若镜里尘。”
王嘉馨见镜中自己每一世皆为情所困,不禁伸手触碰镜面,指尖竟沾上血珠,化作蝴蝶飞去。弥勒佛见状大笑,布袋打开漏出万点金光,每点金光都是世人祈愿:有母亲求子平安,有农夫求五谷丰登,有战士求马革裹尸还……
“女施主手中乾坤袋,可装世人苦;贫僧这布袋,却装天下愿。”弥勒佛捏起一枚金光,“愿力可化劫,亦能成劫。昔年猪八戒求与小龙女相聚,此愿至诚,竟感动天河星官,方有施主助其聚魂之事。”
四、拈花论道 佛魔一念辨因果
蔡佳轩想起西魏救李虎时,曾预见其孙李渊背负杀劫,忍不住问道:“若遇大劫临头,当以杀止杀,还是以忍化之?如北周宇文邕灭佛,因果如何算?”
燃灯古佛指尖弹出一粒舍利,化作北周战场:士兵践踏佛窟,僧人执刀反抗,血流成河处竟生出曼陀罗花。“杀劫亦是心劫。”古佛叹道,“宇文邕以为灭佛可止乱,却不知佛在人心,非刀兵能灭。当年达摩祖师面壁九年,便为等一个能悟‘杀活自在’的人。”
王嘉馨忽忆起狼妖周炎被尚书府陷害之事,忙问:“世间多有以善之名行恶之事,如相国千金蕙卿设计狼妖,此等伪善,佛祖如何度化?”
释迦牟尼佛轻挥衣袖,镜中映出蕙卿闺房:她正对着狼妖画像垂泪,案头放着父亲逼迫她嫁入豪门的血书。“众生皆苦,伪善亦苦。”佛陀说道,“她困于家族荣耀,困于世俗眼光,何尝不是被‘善’字所劫?施主超度虎虎时,可曾想过那负心书生亦在受拔舌之刑?”
五、心灯长明 佛道同源归本心
论道至三更,殿外忽然电闪雷鸣,却无一滴雨落下。弥勒佛指天笑道:“看,天公亦在辨劫。”但见闪电劈中殿外菩提树,火光中竟现出八仙身影——吕洞宾正与铁拐李争论“情劫是否需渡”,何仙姑则望着殿内摇头叹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蔡佳轩忽然领悟,竹杖在殿心画出太极,“佛说空,道说无,实则皆在渡众生从‘有’入‘无’。我等以剑斩妖,以丹救人,与佛祖拈花渡人,并无二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