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和王局长在进行完摸排工作以后,大量走访了租界的商人,已经成功劝说到几位大商人来沪西开设工厂,预计,不少于九家。
\n
其中纱厂就有三家,面粉厂两家,还有维修厂等等。
\n
众所周知,纱的需求其实是很大的,只不过现在因为战时,物品流通不善,才导致纱的供大于求。
\n
一旦流通这个问题被解决,纱能够流通到所有日占区,那么带来的税收会是成倍增长。
\n
沪西的工厂多了,效益好,市民的收入就增加,当地的消费被带动,运输,赌场,烟馆,妓院,这些消费通通会被带动,所有税收全部变好。
\n
所以,津田阁下,我不认为我没完成,我和王局长都很努力,我们的成绩虽然现在不显,但是功在千秋。”
\n
说的有理有据,津田静枝不生气了,只是皱着眉问,“那按你说的说法,你招来了这么多工厂,为什么税收没增加?是因为新招来的,来不及开工?”
\n
“不全是。”顾砚声摇了下头,“工厂其实不是重点,他们开工的条件才是重点,不管是纱厂需要的纱,还是面粉厂需要的小麦,今年新上市都需要等夏天,而现在才四月。
\n
我不知道津田阁下您知不知道,华中的物资分配去年就已经分完了,所以新开的这些厂根本没工可开。
\n
也就不可能存在税收了。
\n
等到今天的新货上市,只要拿到份额,这些厂的税收从秋天起就进入了爆发期,并且因为华中物资管制的因素,他们收来的是全年的库存所需,所以后续的税收都很稳定。
\n
除了像纱这种偏季节性的产物,到了夏天,价格肯定下降,带动税收也会下降。”
\n
商人倒是跟我建议过,希望我跟您要点便利,因为运输的水路管制多,能不能给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