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骑东奔,安定叛附,必然如此。
\n
“但如此甚好。
\n
“刘禅据五丈塬而守,待诸葛亮大军下陇,是上计。
\n
“占据槐里、武功,与五丈塬守望相助,是中计。
\n
“兵临长安,是下计。
\n
“若行上计,我但保长安而已,不能破走之。
\n
“若行中计,我可破走之,更可进兵五丈塬,夺占中洲,在诸葛亮不及下陇前将他逼回塬上。
\n
“然而长安近在眼前而不夺,细柳高陵扼守长安险要粮道而不据。
\n
“这不是连战连胜,已开始骄矜自伐的刘禅能做到的。
\n
“他知武关道难以运粮,认为我几万大军不能久持,所以才占据了高陵,想籍此逼我往新丰就食,用高陵拖住我,不过是自以为是。”
\n
司马师陡然疑惑:“父帅刚不是还说,未战而先虑败,难道不应去疏通粮道,先立于不败之地?”
\n
司马懿笑了笑:
\n
“我斩孟达不过携一月之粮,可需要什么粮道?
\n
“刘禅欲以高陵拖延时间,等待诸葛亮下陇来援。
\n
“这是不能知己知彼,错估了他的形势,又错判了我的抉择。
\n
“此乃下计。
\n
“我破之必矣。”
\n
(本章完)\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