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导致三郡叛汉归魏。
\n
【徙孟达余众七千余家于幽州。蜀将姚静、郑他等帅其属七千余人来降。】
\n
【时边郡新附,多无户名,魏朝欲加隐实,属帝朝于京师,天子访之于帝。】
\n
【帝对曰:贼以密网束下,故下弃之。宜弘以大纲,则自然安乐。】
\n
曹叡做不到清查三郡户口,司马懿则一边对三郡施恩,一边钳制曹叡压制世家豪强的举措。
\n
但是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如果不是司马懿糊弄,那么说明丞相治蜀秉承了魏武、昭烈抑制豪强的一惯路径,对于世家豪强是颇为严苛的。
\n
但还是要说,严苛不等于苛政。
\n
乱世必用重法,曹魏后期对世家豪强持宽容争取态度的后果,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n
说完当皇帝的坏处,也说说俺认为的主角当皇帝的好处。
\n
主角如果是皇帝,那么读者就会稍微有耐心把视角暂时脱离主角,去看谋臣猛将们发光发彩。
\n
主角的属下就可以有高光,反派也可以有高光,就可以让整本书多些血肉。
\n
因为只要谋臣猛将牛逼,忠心,就是主角牛逼,只要对手牛逼,就会衬托得主角更牛逼,这些牛逼的人做的牛逼事,都是主角的收获。
\n
俺之前看某卢风的谋臣猛将文,高光全是主角的,别人不能抢,别人一抢,就说明主角不够牛,所以整篇文看下来,全是主角一个人在装,其他人就会显得黯淡无光,全部成为主角的陪衬,看几十万字就乏味了。
\n
这种情况,当然不是谋臣猛将辅佐文的错。
\n
这是大部分像俺这种笔力远远不够的写手的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