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都没有作案的勇气。但是……”李睿的目光落到了病历上,然后说道:“但是她既然实施了犯罪,那么……”
“曹邦辉!”滕艳兰恍然大悟,“他现在有危险!”
说完,她赶忙拨打了鲍文婕的电话,“喂,文婕,立即锁定魏珊瑚的行踪,她开着车,身上应该有手机。”
“好!”鲍文婕回复道。
李睿的眉头不有紧蹙了起来,曹邦辉死不足惜,但如果他死了,那么经他贩卖的那些儿童下落恐怕就很难再找到了。
魏珊瑚的车驶过西昌县的老旧街道,雨刷器在挡风玻璃上划出规律的弧线。后座传来痛苦的呻吟声,她透过后视镜冷冷地瞥了一眼被胶带封住嘴的曹邦辉。这个曾经拐卖过无数孩子的恶魔,此刻像条蛆虫般扭动着。
魏珊瑚望着车窗外斑驳的街景,记忆如潮水翻涌。三十年前离开这座小城时,这里只有两条坑洼的土路,道旁歪斜的土坯房墙上还残留着“备战备荒”的标语。那年她揣着全乡唯一的录取通知书,踩着露脚趾的布鞋走进县一中,裤腿上还沾着割猪草留下的泥点。
她的父亲是公社小学教师,文革期间因私藏西洋诗集被剃过阴阳头。母亲在牛棚生下她后落下病根,整日蜷在炕头咳嗽。最艰难时,父亲会就着煤油灯教她认字,泛黄的《赤脚医生手册》成了她第一本识字书。
“女娃读什么书!”族老们常堵在家门口嚷嚷。父亲把戒尺往桌上一拍,震得搪瓷缸里的凉水泛起涟漪:“珊瑚是要当大夫的!”中考放榜那日,她躲在柴房哭了一夜——全县第三的成绩,却要面对高中每月八块钱的伙食费。父亲连夜劈了祖传的黄花梨妆匣,第二天背着一麻袋木料进了县城黑市。
在县医院见习的日子,她遇见了丈夫卢欢。那个总把白大褂穿得笔挺的军医儿子,会在值夜班时偷偷塞给她油纸包的桃酥。有次她蹲在走廊啃冷馒头,他夺过去掰开,露出夹在里面的酱牛肉:“你比病房3床更需要营养。”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她正在产科给产妇换药布。卢欢冲进来时碰翻了消毒盘,金属器械叮叮当当滚了一地。他们躲在解剖室通宵复习,福尔马林气味里混着槐花饼的香甜。放榜那天,卢欢的名字排在医学院榜首,她的则落在护校栏的第一行。
月光漫进卢欢家的四合院,她摸着录取通知书上凸起的钢印。卢母把青瓷茶盏搁得震天响:“护工也算上大学?”卢欢攥紧她的手,掌心全是汗:“等毕业了,我主刀,你当我的器械护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