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那是要他们贡献库存吧。
\n
“陛下,阮家商队之前在大楚和南越采买了一些粮食,大约有十万石,可用来充实朝廷粮仓储备。另外阮家去海外的商队寻到几种产量高的农作物种子。其中一种适合在麦收后种植,秋天收割,周期约三到四个月,可以尝试大批种植。”阮芷做了表率。
\n
而且提出了更为详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n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天灾,阮芷和顾清辞之前就在准备了。
\n
顾清辞还上奏给了昌平帝,提到一些方法,但是当时昌平帝身体不好,虽说让一些人下去办了,后来病情加重,太子监国,这些事没人监管,多数被放下了。
\n
顾清辞和阮芷的人还在坚持,所以有些储备。
\n
“阮爱卿高义。朝廷不会白拿你的东西,会一一记账。价值每一万两银子为一张债券,玉玺按章。届时可凭债券,领取银子或者相应的粮草,算利息。君无戏言,朕不会拿朝廷信誉开玩笑的。有的商户,灾年屯粮就是想高价售出,倘若届时发生这样的事,朕决不轻饶。”叶幽漓说道,
\n
意有所指。
\n
叶幽漓目光所及的众人神色尴尬,又有些战战兢兢。
\n
“臣愿为陛下分忧,将家里的粮食献给朝廷。”有人立刻说道。
\n
其他人也跟着说,粮食多的给粮食,粮食少的给银子。
\n
叶幽漓是借贷,不是无偿让他们捐献。
\n
到时候万一百姓没有闹饥荒的话,他们的粮食存着也生不出利息,倘若高价卖出,叶幽漓现在已经说了,到时候赚不到银子,还惹了叶幽漓,甚至可能抄家灭族。
\n
叶幽漓的雷霆手段,他们这段时间可是领教过的。
\n
捐出库存,不单单可以在叶幽漓这里提升好感度,还能赚利息,何乐而不为?
\n
所谓债券是阮芷和顾清辞聊天时知道的概念。
\n
这次国库空虚,没有粮食储备,连防大旱要南水北调的运河都挖不起,也无法挖储水库等,叶幽漓找阮芷商量时,阮芷便给了一些提议。
\n
最快的便是找皇商们“众筹”,发国债券。
\n
至于其他官员那边,一些有实力的大家族,叶幽漓也都发了“国债券”。
\n
如此便解决了最紧急的一件事。
\n
而且,朝廷欠了大家的钱粮,自然会希望朝廷好起来,早日还钱,努力办事。
\n
“朝廷欲减赋税,鼓励通商,减轻百姓负担,但是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