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斗过后,56式半自动步枪声名远扬,不仅在龙国军队中成为了传奇,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从此天下闻名。
想到这些,李子腾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心中暗自想着:“是时候,让世界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龙国科研速度’了!让他们明白,龙国在武器装备研发与军事力量提升的道路上,有着一往无前的决心与无与伦比的实力!”
一天后在兵工厂内部,机器的轰鸣声交织,金属碰撞的脆响此起彼伏,弥漫着机油与汗水混合的独特气息。李子腾站在车间中央,手中拿着铜覆钢子弹和107火箭炮图纸,周围是一群神情专注、满是求知欲的技工。他指着图纸上的关键部位,声音洪亮且清晰,耐心地讲解着那些复杂的技术要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讲完一处,他便会停下来,询问技工们是否理解,还会结合实际操作中的常见问题,给出深入浅出的解释。
从最初只有他和陈厂长,到如今拥有两百多名员工,工厂规模不断壮大,生产力也呈爆发式增长。但随着规模的扩张,一系列棘手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生产线上,时常能看到因为不合规格标准而被挑出的次品,这意味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被浪费在返工上;检验环节,制度的缺失使得不少不合格产品蒙混过关,检查手续的不严密更是为问题的滋生埋下了隐患;包装区域,防潮措施的不到位,让不少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一心只想着尽快做出成品,完全没有经济核算的意识。原材料随意取用,生产流程缺乏优化,导致成本居高不下,用“只顾成品,不顾血本”来形容毫不为过。
这些问题如同一颗颗定时炸弹,如果不及时解决,工厂的生存与发展将岌岌可危,更别提长久的高速发展了。而解决这些问题,正是工厂迈向正规化和企业化的关键所在。
深思熟虑之后,李子腾果断做出决定。他计划推行一套严格且细致的军工厂制度,从原材料采购、生产流程把控,到产品检验、包装储存,每一个环节都制定详细的标准和规范。同时,适度放缓军工扩产的速度,将部分车间资源调配到日常工业生产中,稳步朝着新国防军事工业方向转型。这一决策,是他综合考量当下工业基础,权衡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后,得出的最优解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而陈厂长也表示,会全力支持李子腾的改革计划,利用自己在总部的人脉和资源,为工厂的转型提供便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