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对的,避免“好战而亡”,又发展国内的经济,避免“弱战必危”。】
\n
刘秀不知道天幕说的有多少王朝,到底是后世的哪些王朝。但就近来说,他的祖宗汉武大帝当年为了扩充疆域,确实是劳民伤财,废了国家不少的财力、物力。
\n
【刘秀在对待匈奴这一事上,主张用德行去感化他们,用中原的文化去汉化他们。
\n
他的这一理念是适合当时的国情的,但是可能作为后人来说,我们并不认同这一点,我们更认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否则又怎么会有后来的“五胡乱华”,“汉人为四等人”呢!
\n
既然刘秀不准备兴兵革了,那么兵权的问题就要解决了!
\n
天下要安稳,兵权政权就必然要集中在皇帝的手中,否则哪位手握重兵的将领一个不爽了,立刻可以兴兵反皇帝了。
\n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这也是历代开国皇帝与开国功臣之间无法化解的矛盾。
\n
因为功臣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很容易造成功高盖主,而君主如果对待功臣过河拆桥,那么必定会留下历史骂名。
\n
因而刘秀对待自己的功臣用的也是“以柔克刚”柔功臣。】
\n
却非殿上的臣子们面面相觑,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n
他们才刚刚平定天下,洛阳的板凳屁股还没有坐热呢,这会儿就得面对这个令人为难的问题。
\n
陛下会怎么处置他们呢?怎么个以柔克刚法,兵权军权对于将领来说,有多重要是可想而知的,任何一位将领都不可能完全甘心放权。
\n
刘秀同样好奇,但他心中也是坦然的,因为他了解自己,他自认自己绝对不是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之人。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