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大明宫。
\n
朱元璋站在宫檐下,笑眯眯地看着天空中画幕之人盘点自己的开国难度。
\n
此刻画幕上之人提到千古一帝秦始皇,汉高祖刘邦,好似后世之人有不同的意见,但这画幕上女子众排力议将自己压在这二人上头,排名第一。
\n
朱元璋嘴角疯狂扬起,“这画幕后世人说得不错,咱淮右布衣到一国之皇,实是艰辛。”
\n
一旁的朱标忙不迭声点头,“父皇功绩无与伦比。”
\n
【好了,言归正传,朱元璋被轰走,离开寺庙出去化缘了,他又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整整八年,朱元璋都在乞讨。
\n
或许正是因为朱元璋出身贫农,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充分体会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难。
\n
大家都知道大明之前是元朝,元朝当权者却不是汉人,当时人种被分为四等。
\n
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第三等汉人,第四等南人,这里的南人指的是最后被蒙古族征服的原南宋境内的老百姓。他们的地位是最低,生活最困苦,受到的压迫和歧视是最严重的。
\n
史料上曾有记载说,汉人成婚时,女子的初夜,汉人男子是没有权利拿走的,新婚夜女子会被送给管辖这一区域的蒙古人,第二天才会回到丈夫家里。由此可见,元末时的汉人的生活到底有多惨。
\n
所以这时候的农民起义频繁,元朝政府要求地方官员镇压起义军,如果没有完成镇压的任务是要受到惩罚的。腐败的地方官吏抓不到起义军,就抓老百姓去充数。
\n
朱元璋当时就面临这个问题,他参加起义军的话可能会在现场死去,不参加的话就会被抓去当成起义军被杀死,左右都是死。
\n
然而,恰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