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和光学摄像头外,机身前端还安装了一颗不到两克重的紫铜火帽。
\n
火帽极为纤薄,外围环绕着三克重的高爆炸药以及一个电子引信。
\n
接收到攻击指令后,“蜂鸟”锁定目标开始俯冲,机腹的微型激光雷达持续进行测距。
\n
机载芯片完成测距后会精确调整机体姿态,确保在碰撞前,机首正对目标要害——通常是头部,胸部,或背心位置。
\n
在撞击的瞬间,电子引信引爆炸药,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对紫铜火帽进行塑形,形成一道高温高压的金属射流。
\n
根据测试,这微小的金属射流射程可达十厘米左右,足以轻松击穿三毫米的钢板,能穿透钢盔,在人的脑袋上留下一个致命的小洞。
\n
这东西在四百米范围内,几乎可以视为一种具备自主寻的和锁定能力的微型精确制导子弹,虽然成本稍高,但作战效能却极其惊人。
\n
正如周青峰所说,又不是用不起。
\n
少校下意识抬手的动作救了他一命,爆炸形成的金属射流直接击中了他的手臂。
\n
他当场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翻滚着从行军床上跌落。
\n
与此同时,周围的惨叫声此起彼伏,更有甚者连惨叫都未来得及发出便已毙命。
\n
装甲车上负责警戒的哨兵被一架“蜂鸟”在脑袋上开了个血窟窿,身体猛地一抽搐,便从车顶栽了下去。
\n
一些躲在车体阴影后的士兵,被“蜂鸟”爆炸溅起的碎片炸得满头满脸是血,他们惊恐地捂着伤口,大声呼喊着医疗兵,要求包扎。
\n
还有一些较为机警的士兵,在“蜂鸟”扑向眼前时试图躲避,绕着圈挥舞手臂,企图将这些微型无人机“击落”,但几乎无人成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