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那真是呼天唤地也无用。
\n
但对‘圣光’团队而言,情况还不算太糟,地还是能种的。被俘的白奴有不少就是镇上居民,熟悉农业生产。
\n
他们开启了水泵,给滴灌系统的水塔抽水,等水塔充满,大型滴灌机就会缓缓开出,沿着田坎给抽穗的麦苗浇水。
\n
眼前的麦田有三千多亩,因为缺肥,长势很一般。亩产能有两三百公斤就了不起。但种的面积大,到秋天总归是有些收获的。
\n
麦田旁边还有一千亩的土豆,土豆旁边是木薯,木薯旁边还有大豆、玉米、生和红薯。
\n
‘圣光’团队知道自己农技水平差,特意搞了主粮多样性,就是怕出现病虫灾害把自己搞绝收了——结果病虫没来,旱灾来了。
\n
换在一年前,米国佬还能肆意挥霍能源,在自家不保温不隔热的木头别墅内肆无忌惮的开空调。
\n
旱灾来了也不怕,想法子抽水就是了。
\n
但现在.
\n
“电力供应不足啊!”周青峰站在田坎的机耕道旁巡视,被晒的汗如雨下,面对地里的旱情,连声感叹。
\n
这一个月来,四架‘卡特琳娜’到处运输人员和物资,‘游乐场’避难所的人口从最早的一百多增加到现在的五百多——电力供应骤然紧缺。
\n
但生活用电不算啥,生产用电才是大头。
\n
去年避难所只开垦了百来亩地,种些土豆、番茄、韭菜、西兰之类的,大家觉着种地也不难。
\n
今年‘圣光’团队特意新开垦了几千亩土地,想着多种点水稻小麦,补充一下主粮库存,然后大家惊讶发现农业用电居然不小。
\n
为了保障地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