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理想情况下,当时的宗族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个小民政部门。”
\n
【理想情况下】
\n
【宗族的风气差距真的很大,所以失去监管,就只能靠道德了】
\n
【当时江南好像有不少族学的教学水平比书院还高】
\n
【这种只要有一代出了个老鼠屎族老或者族长,风气就回不去了,劣币驱逐良币】
\n
“在宗族之外,寺庙也担当了和宗族类似的责任。”
\n
“当时的寺庙会施粥问药,扶助老人小孩和单身女性,并且会给老弱病残提供住宿和工作,这些功能和宗族非常相似。”
\n
“而寺庙这些支出的来源,其实也是源自于土地。”
\n
“因为满族自身喇嘛教的宗教信仰,当时的佛教寺庙并没有受到遏制,反而蓬勃发展,所以众多寺庙共同占据的土地也不是少数。”
\n
“除了这些土地之外,才是普通民众和官员的私有土地。”
\n
“这些土地一部分是垦荒获得的,封建王朝初期,大部分王朝都会鼓励垦荒,并且给予垦荒者土地,清朝也不例外,在顺治元年就颁布了垦荒令,因此部分农民获得了土地。”
\n
“这些土地都是可以再次买卖,并且由子孙继承的。”
\n
“而另外还有两种土地,是不能完全自由买卖条件的。”
\n
“一种是从明朝贵族土地变为农民土地的田地,除了清朝贵族侵占的部分,剩下的田地都被清朝分配给了原本耕种的人,另一种招募人员在西北、东北地区开展屯垦,大家比较熟知的名词是民屯、军屯和商屯,这种屯田实际上归国家所有,农民需要同时缴纳赋税和租金,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