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为了维护统治,不要屁股还没坐热就被赶下皇位,顺治时,清朝就取消了原本明朝的‘三饷’的收取摊派,也就是取消了辽饷、剿饷和练饷。”
\n
“同时,清朝还对税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n
“顺治初年,颁行《赋役全书》,规定根据各地登记的土地、人丁数量和等级,计定田赋丁银的应缴数额,由于土地、人丁数量不断变化,《赋役全书》也需要定期修订。”
\n
“在康熙时,对这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原本按地亩人丁征税原则,改为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户口数为征收的固定标准数目,‘盛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n
“这一举动,减缓了阶级矛盾,并且促使流民回归,但是直到雍正时期,在一条鞭法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摊丁入亩制度颁布,人丁赋税问题才彻底告别历史。”
\n
【摊丁入亩?这说法倒是比一条鞭法清晰多了】
\n
不少改革家的dna都动了。
\n
第148章
\n
“雍正推行的摊丁入亩,是‘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统谓之地丁(银)’,也就是将丁口的税赋平摊到土地亩数中,和田赋合并征收,减轻了无地平民的负担。”
\n
“但是这一种税收方法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点,就是需要足够的白银。”
\n
同一时刻,弹幕也发出了:【需要用白银纳税,而非粮食纳税】
\n
【用粮食纳税,运输时候人员口粮消耗就会让偏远地区的百姓无法承受了】
\n
“因为古代的制度是要求百姓自己运粮到交税点,并且道路不方便行走,所以距离远的百姓可能要准备和纳税的粮食一样多的口粮作为路途的消耗,原本有一部分可以用劳役抵消,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