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在意是一回事儿,伍爱华在天幕上说自己还没有秦始皇的佩剑高又是另一回事儿。
\n
就说会不会有人因为天幕的调侃,觉得天幕对自己不够尊重,因此认为自己不得天幕喜爱,从而在选择主公的时候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n
政治动物,一举一动都能联想到自己的大业。
\n
曹操的这些想法,伍爱华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影响伍爱华——弹幕中有个人叫曹操并且发疯不也很正常?他也有粉丝的嘛。
\n
“好了,笑话也说完了,我们继续说《法经》。”伍爱华强行拉回了话题,不然自己又不知道要偏到哪里去了。
\n
“我们评价《法经》呢,都会说它是春秋以来立法水平最高的一本法典,李悝这人也确实是有些东西的,作为一部成功的法典,《法经》巩固了魏国的统治,促进魏国进一步发展,成为了战国初期最富强的一个国家。”
\n
“其他国家一看,原来变法也有这么多好处,那我们都学起来!”伍爱华小小地开了个玩笑:“想要学,但是不会怎么办?在座各位应该都知道,那就是抄作业啊!”
\n
“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立法也是这样,人家用着好的,我们抄过来就是!”伍爱华最后给了个总结:“所以在法制史领域,大家公认,后续封建立法都是在《法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换而言之,大家都抄了老祖宗的办法。”
\n
“离地最近,最出名的人之一,就是商鞅。”伍爱华说道。
\n
【商鞅竟然还抄了法经?】
\n
【前面的朋友,立法肯定要抄啊,不然空想一个条文吗?都没实践过的条文,谁知道施行起来多少漏洞啊?】
\n
【你们这么一说,我忽然想起了青苗法】
\n
青苗法三个字一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