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力以赴,不遗漏任何蛛丝马迹,将情报准确无误带回。”
李云湛心中暗自思忖:那归化女真部,铲除后。便是高丽的死期。
大雍国都襄平地处辽东半岛,从地理位置上看,与高丽太过接近,这在军事防御上简直就是个巨大的隐患。
必须找个合适的时机,一举将高丽亡国。吞并高丽后,不仅能扩大大雍的版图,获取更多资源,还能大大改善大雍在辽东半岛的军事防御态势。到那时,大雍在这片土地上的根基将更加稳固。
这大雍已经建国一年半载了,报纸该办起来了,然后高声唤道:“来人,传文部尚书徐清阳即刻觐见!”
不多时,徐清阳匆匆赶来,进入御书房后,赶忙跪地行礼:“陛下召见微臣,所为何事?”
李云湛神色严肃,目光坚定地看着徐清阳,缓缓说道:“徐爱卿,朕有意创办一种名为‘报纸’的刊物。此刊物可将朝廷政令、时事新闻、民生动态等,定期印刷发行,让天下百姓都能知晓。”
徐清阳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问道:“陛下,这听上去是不是类似大宋的邸报?听闻大宋的邸报,也是传递朝廷消息,供官员阅览,以便他们了解朝政动向。”
李云湛轻轻摇头,解释道:“虽有相似之处,但却大有不同。大宋邸报多为朝廷官员内部传阅,普通百姓难以触及。而朕要创办的《大雍时政报》,受众乃是天下百姓。它不仅要传达朝廷政令,让百姓明白朝廷施政方向,还要报道各地时事新闻、民生动态,甚至可刊载一些教化民众、传播知识的内容。”
徐清阳心中豁然开朗,不禁赞叹道:“陛下此举,实乃高瞻远瞩。如此一来,百姓能更清楚朝廷作为,增进对朝廷的信任,也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只是,要面向天下百姓发行,这印刷数量必定庞大,发行范围极广,其中困难重重啊。”
李云湛神色沉稳,说道:“朕知晓其中艰难。印刷之事,可让工部研制更为高效的印刷器械,提高印制速度;发行方面,可借助各地驿站与商行的力量,构建一套完善的发行网络。至于内容编辑,就仰仗爱卿选拔贤才,严格把关了。”
徐清阳赶忙跪地,诚恳说道:“陛下放心,微臣定当精心挑选才德兼备之士,组成编辑班子。确保《大雍时政报》内容真实、准确,既能传达朝廷旨意,又能反映百姓心声。”
李云湛点头,满意地说道:“爱卿起身吧。此事关乎重大,乃是朕为大雍长治久安所谋之策。待报纸发行,天下百姓皆能通过它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