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酒菜香飘出来,勾得人脚步都迈不动。这汴梁城啊,就像个巨大的聚宝盆,把天下的热闹、繁华都给拢在了一块儿,每天都在上演着数不清的故事,让人流连忘返呐!
文兄,这汴京城大繁华,我们大雍京师襄平和简直就是破烂小城,”赵全看着一座座精美建筑房屋,眼中满是羡慕与感慨,语气里不自觉带出一丝自惭形秽。
文厉同样目光流连在汴京的街景上,连连点头,赞道:“确实磅礴大气!你看这城墙高耸,砖石厚重,历经岁月却依旧坚固如初,光是这城防的气势,便令人心生敬畏。城内道路宽阔笔直,能并行数辆马车,规划得如此规整,足见当年建造者的远见卓识。”
他抬手指向前方一座巍峨的楼阁,接着说道:“那楼阁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精致绝伦,彰显着大宋的繁华与底蕴。如此精湛的建筑技艺,恐怕天下难有几处能及。还有这来来往往的行人,衣着光鲜,神色从容,尽显富足之态,可见汴京的繁华并非虚言。”
赵全听着文厉的夸赞,不禁微微叹了口气:“唉,文兄所言极是。汴京不仅建筑宏伟,商业更是繁荣昌盛。你瞧这满街的店铺,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往来交易的商客络绎不绝,真可谓是商机无限啊。相比之下,咱们襄平的集市规模小不说,货物种类也少得可怜,实在是差距悬殊。”
文厉听闻,微微颔首,神色间既有对汴京繁华的赞叹,亦不失对大雍的自信,徐徐而言:“赵兄勿忧,汴京虽繁华至此,然我大雍亦有一物,为大宋所不及,乃那水泥路也。其以水泥铺就,平整坚实,不惧风雨侵蚀,车马行于其上,稳而速,尘灰不起。纵大宋汴京街道宽阔,然多为土石所筑,遇雨则泞,逢旱则尘扬,较之我大雍之水泥路,实逊一筹。”
赵全微微一怔,旋即若有所思,点头称是:“文兄所言甚是,我竟一时未想到。我大雍水泥路,自京师襄平延展至周边诸县,四通八达,极大便利了商旅往来、货物运输。此乃我大雍之独特优势,若能善加利用,或可弥补与大宋在繁华程度上之差距。”
言罢,赵全话锋一转,脸上浮现出一抹狡黠的笑意,说道:“不过,文兄,暂且不论大雍和大宋未来如何发展,就说当下,我们从商会购得的那五千件羊毛大衣,定要借此大赚一笔。汴京如此繁华,富贵人家众多,这羊毛大衣保暖又精美,必定不愁销路。”
文厉听闻,亦露出会心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应道:“赵兄所言极是。这五千件羊毛大衣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