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上午,叶晨、许红豆和陈南星在云秀嬢嬢的院落里,帮老人拍摄记录白族刺绣的具体过程。阳光透过老梨树的树枝,在绣棚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那些细密的针脚在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白族刺绣算是滇省的地方特色,主要流传于大理周边的白族村寨,二零零九年被列入滇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滇省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省份,在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刺绣就是白族刺绣和彝绣。彝绣流行于楚雄州和石林县,又叫撒尼刺绣,比白族刺绣更为出名,二零零八年第二批入选国家级非遗。
只不过这两种绣法各具特色,彝绣以黑、青为底色,搭配黄、红等明快色彩,针法粗犷浓烈,图案多反映彝族文化符号,如太阳花等;而白族刺绣以针脚细密、图案精巧着称,常以白色为底色,搭配浅蓝、粉红等柔和,主题多取材于自然风光。
叶晨拍摄各种非遗风光的视频,所以自然是提前做足了功课,与云秀嬢嬢聊的热火朝天,让她大跌眼镜。之所以云秀嬢嬢会这么诧异,实在是她把叶晨和谢之遥都当成了一种人,就是那种只把这些民族特色看成是谋取利益工具的商人。
然而叶晨的表现和肯定让云秀嬢嬢心里感觉到很舒服,有种遇到了伯乐的感觉,自己坚守多年的技艺得到了别人的认可,这在她看来,比卖出一件刺绣作品还让她有成就感。
“嬢嬢,您这个打籽绣的针法真是绝了!”
叶晨俯身观察绣片上凸起的小圆点,指尖悬在空中描摹着纹路,轻声道:
“我在文献中看到过,这种技法要先用针引出线环,再在布面绕三圈才能打出这么饱满的籽粒。”
云秀嬢嬢有些吃惊的放下了手中的绣花针,银发间的银饰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对叶晨赞叹道:
“小阿鹏连这个都晓得?现在的年轻人能分清平绣和锁绣就不错喽。”
云秀嬢嬢一边说着,一边拈起绣棚转向阳光,靛青色布上的山茶花顿时鲜活了起来,她对叶晨演示道:
“你看,要这样斜着入针,线才不打结。”
许红豆调整着摄像机的焦距镜头里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指灵活穿梭,丝线在空中划出彩虹般的弧度。
陈南星显然也提前做过功课,虽然不如叶晨这么细致,可多多少少也懂一些浮皮潦草的东西,她小声对许红豆说道:
“我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和小卖店那个叫谢琴的姑娘聊天时,听她说起过,她说打籽绣最费眼睛,绣一朵花要上千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