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雕的普及,这些老手工艺人的处境愈发艰难。她牵着陈南星的手,走到了近前,对着叶晨问道:
“叶晨,你们看什么呢?”
叶晨笑着跟许红豆打了声招呼,然后把她们俩介绍给了师父谢和顺。谢和顺得知这是叶晨的女朋友,笑着带着那些老木雕师傅离开了,甚至把谢晓夏也给带走了。
叶晨指了指工作台上的平板,然后说道:
“我给这边拍摄了一段非遗视频,昨晚刚做完剪辑,添加好了文案和旁白,今天过来给他们看看效果,如果没意见的话我就发出去了,后续会联系mcn机构进行运营和推广。”
许红豆和陈南星曾经都见过叶晨以前的视频,她们此时都来了兴致,让叶晨把视频也给她们看一下。叶晨也没拒绝,把进度条直接拉到了最开始,然后就起身给她们俩去倒水泡茶去了。
许红豆和陈南星坐在那里,目不转睛的盯着平板的屏幕。只见晨光中出现了一只苍老的手,上面满是沟壑,正在轻抚着一块原木,木屑簌簌落下。
随着画面同步的是一个低沉而带有磁性的声音旁白:
“木头不会说话,可是当匠人的刻刀落下,从此它便有了心跳。”
接着镜头开始在古建筑木雕和工作室中飞溅的木屑之间切换,只见刚才的那位谢和顺师傅正在凝神雕刻着“百鸟朝凤”,随着木屑被拂去,木纹渐渐变成了凤凰的羽翼。
画面虽美,可是叶晨配上的旁白,仿佛在这一刻带着蛊惑的力量:
“一刀一凿,是匠人与木头的博弈,更是与时间的和解,将山河岁月,刻进了木的骨髓。”
接下来的是慢镜头,剑川木雕的金漆在阳光下闪烁,刻刀更是游走如龙。旁边还贴心的配上了一行字幕:机器复制得出形,双手赋予雕刻魂。
在刻刀与木头接触的沙沙声中,叶晨的旁白再一次登场:
“浮雕的呼吸,透雕的筋骨,圆雕的温度,这些词汇不曾出现在字典里,只在匠人掌心的茧中世代相传。”
再然后是木雕元素在现代场景中的切换,有木雕茶盘、年轻人佩戴的木雕吊坠,还有时尚设计、家居空间和国际展览中的惊艳亮相。
多位剑川木雕的非遗传承人面向镜头,手里托举起了自己的代表作品,他们中岁数最大的是谢和顺的师父,谢和顺和他的徒弟的是谢晓夏三代同堂。
“传统从未老去,它只是以新的方式,活在我们的呼吸之间。”
随着叶晨最后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