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几年没人知道?”
魏宣被问得哑口无言。
杨惑怎么成了安西侯的养子,他踏马哪知道。
他只是看安西侯养子与杨家三子重名,为了让皇上重视治罪西北才有意拉扯。
魏宣道:“天下重名之人甚多,或许别的张三李四重名是巧合,但杨惑,杨家三子,长子杨玄,天地玄黄之意,二子次子杨琰杨惑,乃是荧惑破狼之图,这样的名字满大宴能有几个?”
“安西侯的养子的名讳好巧不巧跟杨家三子重名,这难道真的是巧合吗?”
魏宣语气急切,“安西虽地处偏僻,但一方斥候事关边塞与西北的安危,陛下不得不提防,不得不明察啊!”
这叫魏宣的倒是长了个好舌头。
黑的都能说成白的。
当即就有官员道:“既然连魏大人你都知道,杨惑为杨云翼三子,乃是朝廷通缉罪犯,难道他自己不知道?难道他是个智力不全的缺心眼,请封新任安西侯只为满朝文武猜疑,陛下降罪?”
“魏大人您也未免太自作聪明了些!”
这两年的大宴朝堂上,但凡扯上杨家军必然吵个没完。
“陛下,杨惑是否为罪臣余孽,未查证之前妄下定论必定会伤了安边将士的心,于安边局势不利,魏大人的话虽然有失实证,但以臣之见,还是西北军饷最为要紧!”
高林甫两句话就把事情拉回正题。
高林甫道:“陛下,西北距离京遥远,不如派人前去核查若只是民间商人之举,只当虚惊一场。”
乾元帝赞赏地看了一眼高林甫点头道:“那依宰相之建派谁去合适?”
“大理寺李彻,会同刑部官员前去最为合适。”
高林甫一句话下去。
顿时,太子眼眸一抬跟驸马许赦之撞上。
太子赵奕唇角勾出一丝冷笑。
高林甫之言,绕过核查地方案件实权的刑部,绕过风闻奏事无需证据即可启动调查的御史台,直接启用最高司法部门大理寺,看似要给廖吉昌洗清嫌疑,实则只要一点证据做实,便能直接定案,连后续刑部、御史台翻案的机会都没有。
实在阴险。
“动用大理寺有些不妥……”
皇帝的话刚说了一半。
太子詹事立刻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大理寺前去不妥,廖吉昌乃是朝廷肱骨之臣,军饷一事仅凭谏议大夫只言片语,便要动用大理寺未免小题大做,臣以为,廖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