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那些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跪在地上,吓得浑身发抖,没有一个人敢开口的。
隆武帝真想将这些人都杀死。
但他不是暴君,不会因为臣子无能就要将他们都杀死。
若真是这样的话,只怕偌大的大乾王朝,朝廷几乎就无人可用了。
发了一会儿脾气,隆武帝的火气就减弱了不少,冷冷说道:“你们既然破不了这个案子,朕就只能将小狄公召……”
还没等隆武帝把话说完,外面的太监突然大喊一声:“启禀陛下,洪县奏折来到,小狄公的。”
隆武帝立即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喝道:“呈上来。”
不一会儿,小狄公的奏折就到了隆武帝的手中。
隆武帝看完之后,面色一喜,但随即又皱起了双眉。
这道奏折,小狄公是报喜的。
大黎使者,每天跟小狄公他们讨论断案心得,似乎是忘记了正事。
这么一来,大乾的准备时间就会越来越长。
隆武帝面色一喜,就是这个原因。
而隆武帝之所以又皱起双眉,是因为小狄公暂时无法回京城。
大黎使者之所以会讨论断案心得,主要原因就是小狄公的名气。
若是隆武帝把小狄公召回来,大黎使者的注意力就会再次转到这个案子上。
接下来,双方谈不拢,大黎使者自然就会立即动身回国,向黎皇回禀。
那么,大黎国出兵的理由也就有了。
所以,小狄公必须要坐镇洪县,不能抽调回来。
可库银的事情,也是一样重要啊。
忍不住,隆武帝忽然想起了周处,暗想,周处是朕的贵人,或许他还能有办法帮朕这一次呢。
其实,也不需要忍不住,因为小狄公在奏折的最后面,将周处也是夸赞一通的,说周处才思敏捷,在断案方面很有天赋,可堪大用。
只是断案方面嘛?
隆武帝忍不住扬起嘴角,心中得意之极,朕,可是最了解周处的人…嗯,之一。
因为隆武帝突然又想起了青禾公主,后者绝对比他更了解周处。
隆武帝望着下面跪着的这些人,冷笑一声:“一个刑部,一个大理寺,高手尽出,竟然也是束手无策,半点蛛丝马迹都找不到。”
这些人赶忙齐齐喊了一声:“微臣等无能,还请陛下降罪。”
又是这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德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